返回

战国藤原幕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四百零二章大幕拉开(大水) (1/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本章节大量采用归蝶和美浓众以及公家朝廷、织田家臣共同策划本能寺之变的说法,包括本书也是。)

    在我为怎么让本能寺如期发生而苦恼的时候,没想到困了有人递枕头。

    大友孝子知道我的所有想法,见到我正在苦恼,于是直接告诉我,让我以平定西国的功绩,向朝廷奏报,请求朝廷封赏。

    我一想,对啊。我现在几乎平定了大半个西国,这该是多大的功绩啊。

    我再给朝廷提供一些献金,要求天皇给我封赏,这个不过分吧……

    同时我再借助这个机会,和上次久留米大茶会的名声以及自己茶圣的名声,邀请京都公家前来九州参加茶会。

    这个理由简直绝了!

    但是在此之前,要先行确定谁是对织田家不满的人,而这份责任,就落在了足利义昭和近卫前久的身上。

    这两人可是自从打趴下毛利以后,一直秘密呆在博多港。要找他们也方便。

    关于织田家体系,别人不清楚,我作为后世的人,那可是再清楚不过了。

    家臣制作为一种政治和军事制度,已然在日本施行了数百年,但是这种制度经过数代的迭代,其意义和内涵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最初的那种样子。

    但是它又是极为重要的。不仅幕府将军,就连战国的大名,也必须建立自己的家臣团才能维护自身统治。

    这些寄身于战国大名的家臣,大部分称为谱代家臣,与最早期的镰仓时代最显著的区别是,世袭制。

    在这种情况下,被大名和将军们视为嫡系的谱代们,是最为倚重的武力来源。

    不过,这时的家臣制,其实已经是一种武士和大名们相互依附的一种契约关系。

    武士们以武力为凭借,获得大名或者将军的青睐和支持,而后者则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获得前者的效忠。

    这种制度虽然松散,却逐渐使得武家成为左右日本政局的唯一力量。

    但是对于织田信长来说,其麾下的家臣团自其继承家督一职后就会成为掣肘他的存在。

    这与织田信长本人的桀骜和刚愎自用不无关系,诚然,他这种强势的性格是一位枭雄得以睥睨天下的特质之一,然而对于其麾下家臣来说,这样一位首领的存在,并非好事。

    当时的家臣按照其分工和每家大名的制度大致分为“连枝众、家老、部将、吏僚、旗本“等等,其中“连枝众、家老、部将“三者均为巩固地方统治的核心力量。

    但是,素来桀骜不驯的织田信长却视这一切为桎梏,反其道而行之重用原先被排除在决策圈的“吏僚、旗本”。

    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母衣众。

    这一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广泛的可延展性和叠加性,对于正在四方征战的织田信长来说,这一制度无疑是强化了他快速扩张的进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相较于谱代家臣,织田信长依靠低阶武士所建立的新型家臣体系,缺少了长年累月经营而来的感情因素。

    虽然在大多数人看来,这种因利益结合的关系中,感情仅仅是一种并不重要的筹码。

    而事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