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横跨万里大洋的荷兰人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
不管是印度洋还是太平洋,浩瀚无边的海面上各种突发状况虽是发生。
恶劣极端的天气下随时有可能船覆人亡。
但只有在应付和见识过各种复杂气象情况后,一支真正的远洋海军才会诞生。
万事开头难,既然想要建成海洋强国,那所有的付出和牺牲都是必须要经历的,在这件事上没有捷径。
说到银子,朱由检不由得想到了后世流传颇广的一个传闻。
李自成攻破大明京师后,从皇宫中搜出了三千万两白银。
在这个有鼻子有眼的传闻驱使下,朱由检曾经密令王承恩带人搜遍了后宫每个角落。
甚至连一个老鼠洞都没放过,但最后的结果让他哭笑不得……
野史害人啊!
自己一个一向自诩理智冷静的成年人,居然去相信这种毫无根据的信口胡柴,这智商真是愧对列祖列宗。
其实仔细想过之后,朱由检就觉得这事太过荒诞。
要是真有那么一大笔巨款,朱由校临终前能不告诉自己的弟弟、未来的皇帝吗?
况且这么一大笔银子,单是储存就需要好几个大仓房。
并且每次从外面运进宫里就要动用大量的太监,根本瞒不住人。
若是真有,在崇祯登基之初,早就有邀功请赏者巴巴地跑来献媚了。
众人皆知的事情,难道只瞒着皇帝?
如同筛子一样的皇宫里,如此惊天之事能瞒得住吗?
要是真有这么大笔银子,历史上的崇祯至于穿着打补丁的衣服?
至于让母仪天下的皇后在宫中纺纱度日?
再者说了,自万历掌权后,偌大的后宫,上万的太监宫女,所有的开销都来自于每年一百余万两的金花银。
这点银子还得每年算计着花,那三千万两银子是如何积攒下的?
如今世面上流通的巨量白银,都是自隆万开海后,从海外流入大明的。
在此之前,大明的主要货币是铜钱和丝帛,去哪淘换如此巨量的银子?
这种无脑之人的臆想,就如同传说皇帝用金锄头种地一样,实在是可笑至极……
在圣旨的最后,朱由检下令,各军整备完毕的情况下。
孙传庭、卢象升、秦良玉带队返京,太子将会亲至德胜门外郊迎。
就在接到圣旨的孙传庭、卢象升挑选第一批返京军伍、礼部和顺天府忙碌着准备太子郊迎的仪式时。
京师里发生了一起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但最后却是惊动了宫里的贵人。
李进忠所在的露布报捷百人小队,在小小的夸功仪式后,便由职方司郎中邱玉成陪同去了兵部衙门交接差事。
在收到杨嗣昌等几位堂官的隆重接见、并领取了赏银后,这只百人小队便被安置在勇卫营的营地内,等待大军回返后再行安排职差。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