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07章 与荷兰国合作设立造船厂 (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扩展。

    而不只是局限于丝绸、瓷器、茶叶等传统产品。

    他希望能通过与欧洲制造业的交流,让本土的手工业向着制造业方向发展。

    而海上马车夫正是沟通东西方这片辽阔海域的最佳纽带。

    “启奏圣上,金州一带一年中多数时节气候寒冷,于此地设立船厂是否合适?

    为何不去明州或福州设厂?

    臣不懂如何造船,只是想到严寒下恐致工匠无法作业,故而有此一问。”

    邹维琏对于在印象中一年大半时间处于寒冷状态的金州设厂提出了异议,陈奇瑜也是带着求证的眼神看向朱由检。

    “朕之所以考虑在此处建厂,为的就是减少辽东巨木砍伐后再运至南方所造成之巨额成本。

    再说,南方湿热多雨,怕是于木材晾晒不利。

    北地虽是寒冷,但一年中雨量集中于六七月份,其余时间木材晾晒应是无妨。

    不过,既是邹卿提到此点,那此事先暂定,待询问相关业内人士后再定下也好。”

    朱由检也不懂在金州建设船厂是不是合适,所以也只能勉强找出两个理由来说服自己。

    但邹维琏说的也有道理,所以他决定还是多方求证后再做出选择。

    建厂并不急于一时,不管达成何种协议,荷兰特使都要回返国内,上报本国政府后才能决定如何予以实施。

    单单这东西方来往一趟,就得花费接近两年的时间。

    “此事慢慢再议。朕接下来要讲的是,此次谈判之重点,也是荷兰方面最为感兴趣之事。

    此事若能谈成,大明从荷兰国得到之利益都会更大!”

    自从朱由检对陈奇瑜和邹维琏面授机宜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方用之带着黄姓通事,乘坐两架司宾署专用四轮马车。

    陪着两国三名特使在京师里东游西逛,领略着这个全世界最大都市的繁华盛景。

    其实早在十五世纪下半页时,欧洲便出现了第一辆四轮马车,虽然当时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并未大规模普及。

    但四轮马车先在已经彻底推广开来,所以范布隆霍斯特等人并未对这种在大明刚出现的新生事物表现出多么好奇的意味。

    这让本来想显摆一把的方用之倍感失落。

    真正令范布隆霍斯特等人感到惊奇的是他们所观察到的各种细节。

    大明京城之内宽敞平整的石板路面、街道两旁挂着各种招牌幌子的各种店铺,以及其中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种类。

    路上行人商贾身上整洁干净的服饰、每隔百余步设置的公共卫生设施。

    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的轻松愉悦的表情,身上散发出的那种自信和朝气等等,这一件件微小的细节让他们感到深深地震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