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官折腾事了?
“宣吧。”
朱由检心里也清楚,在袁案不落下帷幕前,类似这种断续过来汇报,是不会结束的。
毕竟袁崇焕一人,背后牵扯到的官员不少。
之所以不快刀斩乱麻的处置袁崇焕一案,朱由检就是想用此案,来转移多数文官的注意。
好让他想谋划的事情,都一一的落实下来。
“陛下…当前京城之中,有不少读书人议论袁案。”
“且还有一些清流参与其中。”
田尔耕在行礼后,向朱由检表明此来目的,“据锦衣卫所查,这些人的背后,牵扯到朝中一些官员。”
到底还是来了。
大明政坛最常规的一种操作,舆情导向!
“袁崇焕怎么样了?”朱由检端起茶盏,看向田尔耕说道,“有没有莫名其妙的死在诏狱里边了?”
“没有。”田尔耕拱手道,“袁崇焕这几日都很安静。”
“送吃的就吃,送喝的就喝,整个人很是平静。”
这是彻底放开了啊。
朱由检嘴角微扬,放下手中的茶盏,说道,“既如此,那就拉出来游街吧。”
“想通过控制舆情导向,来逼迫朕就范,真是让人觉得可笑。”
把先前张布到午门的大字报,着人背熟,先每天游街一次。
要是这帮清流文人,还不依不饶的话,那就增加游街次数。
另外朕让你聚拢的说书人,让他们根据所张布的大字报。
给朕编撰成一个个小故事,派到街边免费说书。
袁崇焕不是想要名望吗?好啊!这次朕让他出个大名,让他先在京城出名。
再到整个大明出名,文官靠吹捧养望,朕就给他提提名望!
“臣领旨!”
田尔耕忙拱手应道。
“记住,说书人所做之事,跟你们锦衣卫无关。”
朱由检特别强调道,“具体怎么去做,不用朕教你吧?”
“臣明白!”
大明的多数文官,包括清流、读书人在内,对于自身名望的看重,甚至要高过自身的性命。
倘若有机会彰显名望,以规劝天子,获得青史留名的机会。
那一个个就像是疯了一般,前仆后继的冲上去。
朱由检知道这帮人,一个个心里是怎么想的,想以此来博取名望。
好让自己所在宗族传承增威,他是绝不会再给这样的机会了。
争夺大明的舆论权,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不然后续做的事情越多,那遇到类似的事情就越多。
真要遇到颠倒黑白的主,想刻意抹黑自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