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跪在午门外行规谏之事,就生出新的波澜。
田尔耕先前在怕什么?
不就是被文官群体所掌控的舆论权吗?
活在大明这人世间,必然会被各种因素所羁绊,名望、仕途、利益等等。
而最核心的就是名望。
倘若背负上骂名的话,就算你再位高权重,那也有倒台的一日。
“皇爷,火盆都准备好了。”
曹化淳走进公事房,向朱由检拱手行礼道,“要陪兵科的那些官员,一起下跪的内书房宦官也挑选好了。”
朱由检端起茶盏,浅酌了一口“行,如今天寒地冻,他们不是想跪吗?
“那就让他们跪!”
“朕倒是想要看看,他们是真心想规谏,还是借着规谏的名义胁迫朕。”
“这外朝里面有坏人啊,内廷要替朕好好甄别甄别。”
“喏!”
曹化淳忙拱手应道,随后便欠身退出公事房。
看着候在外面的内书房宦官,手里端着一个个火盆,挥手便向前走去。
很快,在曹化淳的带领下,这帮内书房宦官脚步匆匆,朝着午门外走去。
这让往来军机处的一些参赞大臣,脸上都露出狐疑的神情。
“王公,出事了。”
一名参赞大臣,走进王洽所在公房,皱眉道,“就在刚刚,曹化淳领着一帮宦官,端着火盆,从军机处这边走了。”
“竟有此事?”
本有些心神不宁的王洽,下意识睁大眼睛,站起身来说道,“这是陛下授意的?”
“下官不知……”王洽撩了撩袍袖,想去拜见朱由检,可刚走两步,却停了下来。
轻叹一声,眉头紧蹙着。
此时的王洽,心里想明白一点,这是天子在表达不满。
大朝议才结束多久,兵科就开始规谏了。
这哪里是规谏啊,这分明是在示威啊。
在这背后究竟有多少朝臣支持,他们这般做,哪里是想规谏督办两府卫所事啊,这分明是暗指袁崇焕啊。
“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啊。”
王洽有些失神,嘴上囔囔说道,缓步朝自己位置走去。
就那般定定的坐了下去,他真不知道,接下来的国朝要经历什么。
“都快点。”
很快,曹化淳的声音,在午门这边响起。
这让按序而跪的兵科上下,一个个全都愣住了,这是什么情况。
“皇爷有旨,着内书房小宦官伺候好兵科的官老爷。”
“别让官老爷们都冻倒在地上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