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2章 温体仁是个好同志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sp; 大明现有的官僚体制,在朱由检的眼里,是存在着不小的问题的。

    尤其是在文武失衡以后,文官群体逐步把持着朝堂的各级话语权。

    并通过一次次细小的调整,将政治优势牢牢把持在手。

    王洽所表明的事情,其实在朱由检看来,就是担心六科之一的兵科最后会拒绝执行军机处下到兵部的奏疏。

    但事实上,兵科那边的态度就是这样的。

    至于为什么要这般行事,还不是朱由检在皇极殿所召大朝议,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引起了朝中文官的极大不满。

    更为关键的一点,被下诏狱的袁崇焕,更牵扯到不少朝中文官。

    倘若真让锦衣卫督办此案,那只会让文官群体陷入到更被动的境遇!

    “温卿,你说兵科的那帮官员,会准备怎么做呢?”

    在王洽离开后,朱由检单独留下温体仁,将问题抛给温体仁。

    “陛下…”温体仁眉宇间透着犹豫,沉吟少许后说道,“只怕兵科的人知道陛下的做法后,要行规谏之举了。”

    “看来温卿的想法,跟朕一样啊。”

    朱由检盯着温体仁说道,“朝廷里面有坏人呀。”

    “拿着国朝的俸禄,吃着朕给的皇粮,却处心积虑的想跟朕作对。”

    “如今大明是什么局面?一个个总拎不清轻重缓急!”

    “觉得朕想做些事情,就是准备乾纲独断,就是不尊圣贤之道!”

    “温卿,你说朕该怎么办?”

    想要对付朝中的文官群体,尤其是那帮务虚、谋仕途、养望的大小政客。

    就要利用相同出身的官员,来相互间撕咬才行。

    在皇权与臣权的抗衡中,以科道为首的言官御史,那向来就是文官群体的急先锋。

    以规谏之名,倒逼着大明天子退让。

    倘若遇到懂得权谋算计的大明天子,那还好点。

    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打击文官群体的嚣张气焰。

    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嘉靖皇帝的大礼议!

    有关‘继嗣、继统之争’的背后,却牵扯到更深层次的政治目的。

    凭借这场政治斗争的胜利,嘉靖皇帝力挫文官群体,巩固了自身皇权。

    而心思深沉的温体仁,自然明白这是天子给自己的考题。

    在权力与骂名上,主动向权力靠拢,拱手作揖道,“陛下…臣的意思,是让兵科的人跳出来。”

    “并且依臣愚见,兵科的人,不止会以此来规谏陛下,还会将矛头指向京卫都督府。”

    “一旦他们这般行事的话,臣恳请陛下着锦衣卫督办袁崇焕一案。”

    温体仁是个好同志。

    虽说骨子里是政客不假,喜欢追逐权力。

    但对当前的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