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谁要能向朕保证,说大明今后都不再可能遭遇先前国朝所遇危机。”
“那朕就不再提增扩九门提督所辖兵马一事!”
“谁敢保证?”
“还有,你们中的一些人,是不是有想说京城有三大营。”
“何须再由忠勇军?”
“那朕想要问问你们,在这次建虏进犯京畿,引国朝震动之际。”
“三大营的种种表现,你们难道看不见?”
涉及到‘京畿军区’和‘京畿警备’一事。
在这件事情上,朱由检是不会有任何退步的。
因为他比谁都要清楚,建虏不是一次这般进犯大明的,后面还有几次。
最厉害的哪次进犯,甚至打穿了京畿防线,都他娘的打到了山东!
面对朱由检的接连质问,皇极殿内的群臣,包括那些跳出来反对的大臣,一个个都沉默不言了。
这种事情他们怎敢保证啊。
先前袁崇焕喊出五年平辽的政治口号,出任督师,掌平辽事。
说定能灭掉以下犯上的建虏,收复辽东失地。
为此朝野上下,吹捧袁崇焕的无数,附和袁崇焕所提要求众多。
朝廷调拨那么多钱粮,甚至连袁崇焕做出矫诏这一僭越之举,最后都不了了之了,可换来的是什么?
建虏杀进关内了,险些威胁到大明京城要地。
“都没话说了?”
见群臣不言,朱由检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就按旨意行事。”
“周卿,你出来,告诉他们,朕为何要设大明英烈碑!”
“臣领旨!”
周延儒忙走出朝班,拱手作揖。
看到此,大臣们神情凝重。
九门提督所辖忠勇军增扩一事,他们不能约束。
但是这给战死的丘八,立什么英烈碑之事,那肯定是不行的。
他们何德何能,能让国朝这般?!
“启奏陛下,于承天门立大明英烈碑,乃稳朝局之良策。”
周延儒拱手作揖,侃侃而谈道,“今对我大明而言,辽东有建虏肆虐,山陕等地有暴民反叛。”
“这些已成我国朝心腹之患!”
“而设立大明英烈碑,就是要告诉那些奋战在前线的将士。”
“只要是为我大明平叛,纵使是战死沙场。”
“朝廷不会忘记他们,社稷不会忘记他们,天下更不会忘记他们!”
“凡入大明英烈碑者,皆为我大明忠良。”
周延儒说到最后,情绪激亢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