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行厂的统管下,不仅要供养遗孤,还要变成大明的国营单位。
跟十二监四司八局有关所属,筹建起相应的产业,帮助自己分担子。
在大明财政出现问题的背景下,如何去有效开源,也是朱由检所要考虑的。
没有银子支撑,想改变大明是断无可能的……
“啪……”
一道静鞭声响起,让陷入沉思的朱由检回归现实。
看着眼前排列有序的人群,仪仗错落有序的场面,朱由检内心深处唏嘘之念。
难怪人人都想做这高高在上的天子啊!
以皇极殿为首的三大殿,是皇权的象征,除节日朝贺、特殊时期召开的大朝议,轻易不会启用皇极殿。
像早朝、朔望朝多在皇极门、乾清门召开,也就是御门听政。
看着眼前这座天启年间修好的皇极殿,朱由检的心里生出唏嘘。
说起来,皇极殿的前身奉天殿,后在嘉靖年间更名。
这象征皇权的三大殿,就经历过数次走水焚毁之事。
论及规模,天启朝修成的皇极殿,已不复先前的辉煌和规模。
然凭借此功,权阉魏忠贤得到不少恩赏。
有别于节日朝贺召开的大朝,此次朱由检召开的大朝议,是因国朝所遇特殊情况而特别召开的。
所以礼仪流程与节日朝贺有所不同,但同样是非常繁琐的。
至少在群臣山呼下,持天子剑,踩着丹陛。
来到龙椅处的朱由检,亦是不由得轻呼一声。
这大朝议的确彰显了皇权,但却也是件极为累人的事情。
“……”
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检,剑眉倒张,看着朝班所列群臣。
听着礼部所撰之文,心里却想着其他。
难怪自己的皇祖父、皇兄,都不愿上朝。
就这种繁琐的事宜,别说是处理朝政了,累也能累死人。
与鞑清的常朝不同,大明是早朝、朔望朝同开,频率其实要更高的。
然在一些有意识的抹黑下,却落了个鞑清皇帝更勤政的印象。
纵使是三十年不临朝的万历皇帝,那也仅仅只是不召开常朝罢了。
可大明的朝政,人家还是处理的,不然真这般长时间撒手不管的话,大明早就更换颜色了。
就依着大明所设政治体制,内阁掌票拟,司礼监掌批红,部、院、寺等具体分管各领域事务。
可以称得上是封建体制下的完美体现了。
倘若大明没有小冰河时期的拖累,使得财政没有出现问题,被迫行拆东墙补西墙之事。
就偏居一隅的建虏八旗,想借着甲申之乱。
靠着大批汉奸走狗问鼎神州,那断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