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早朝不开也罢,顶多每月三次……
纵使科道的言官御史,再怎么规劝,那该是不可能改变的。
处理朝政的方式有很多,没必要把大把的时间都浪费在流于形式的早朝上。
现在的大明,可没多余的时间让他浪费。
“臣,韩爌,拜见陛下。”
“臣,李标,拜见陛下。”
在韩爌、李标的行礼声下,朱由检从思绪中回来。
看着保持姿势的二人,说道,“两位卿家免礼吧。”
“……”
韩爌、李标循声而起,不过朱由检并没有说话,这却让二人内心备受煎熬。
跟先前的天子相比,此时天子带着冷淡的态度,让他们倍感压力。
韩爌他们心里也都明白,天子前后态度差距这般大,都是受建虏进犯大明一事影响所致。
可当前这样一种朝局,他们必须要做些什么。
若事事都这般被动下去,那他们这内阁首辅、次辅之位,只怕也就坐不稳了……
韩爌走上前,拱手道,“陛下,您此番凯旋归朝。”
“是否召集文武百官,于皇极殿召开大朝,以彰显我大明威仪?”
“韩卿说的,朕有想过。”
朱由检端起手边茶盏,呷了一口,说道,“大朝,朕是会召开的,不过眼下还不是时候。”
“等何时评功授赏一事,明确下来,朕会降旨的。”
对韩爌这种上来不表明自己真实目的,先来迂回之举,朱由检也是就事论事。
大朝的确要开,但评功授赏没明确下来,很多事情没法开展。
既然是这般的话,那倒不如推迟后开的好。
“陛下,既然大朝您有自己的思量,可早朝……”李标跟着走上前,对朱由检拱手作揖道。
跟鞑清的早朝不同,大明的早朝,那可是日日都开的!
不是历代大明皇帝,都能像太祖高皇帝那般厉害。
正是这种繁重的差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朝渐渐流于形式。
这才有朱由检的万历帝不上朝之事。
因为没意思……
“早朝再说吧,朕忙着处理军机要务。”
“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日日应对此事。”朱由检放下手里的茶盏说道。
想跟大明文官扯皮此事,不能表现得太激进。
要先抛出一个合理的理由,渐渐的冷处理才行。
不然天天收到朝臣的规劝奏疏,即便是不看,光是听到此事都烦……
等每月召开三次,慢慢形成习惯就好了。
其实真要论起来,早朝不仅大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