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身在暖阁批阅奏折的朱由检,明显有些拿不稳毛笔了……
试问,现代的小年轻有几个杀过人?
而且还是一次性处理掉这么多!
叹了一口气之后,朱由检缓缓放下手里的毛笔,靠着椅子,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为了挽大厦之将倾,他必须要这么做……
更何况在乱世之中,你不弄死他,他就要弄死你啊!
“陛下……”
下朝后的温体仁被朱由检留下了,单独在暖阁召见。
他提出‘大诰’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想舔舔皇帝的大腿。
毕竟东林党舔了那么久,都舔成亲密战友了……
现在好不容易陛下变了,他怎么可能不抓住这个机会?
你东林党舔得,难道我温体仁都舔不得?
可当他听到外面传来的惨叫声和厮杀声,心下一团麻乱,额头上止不住地冒出冷汗。
这位小皇帝,还真是狠啊!
“温爱卿?”听到声音,朱由检这才缓缓地睁开眼睛,打量了他一眼之后,便挥手道。
“来人,赐座!”
“多谢陛下。”温体仁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战战兢兢地站起了身子。
小太监端来一把椅子,他只敢坐半个屁股。
看着他这副模样,朱由检倒是一下就乐了,“温爱卿今日在早朝所奏之言,甚合朕的心意。”
“现下官员贪污成风,已经到了非大力整治不可的地步!”
“不过……朝堂上是一回事,但朝堂外面也并非天下天平。你看看这道折子,是从辽东传来的。”
“不知温爱卿有何良策?”
闻言,温体仁连忙接过折子。
这道奏折是河南汝州道右参杨嗣昌写的。
“臣,杨嗣昌听闻淮北居民食尽草根树皮,甚或数家村舍,合门妇子,并命于豆萁菱秆。”
“此渡江后,灶户在抢食稻,饥民在抢漕粮,所在纷纭。”
“一入镇江,斗米百钱,渐至苏、松,增长至百三四十而犹未已!”
“商船盼不到关米,店铺几于罢市,小民思图一逞为快。”
“朝廷若不及早赈灾,恐成祸患!”
温体仁只看了一遍,便明白了杨嗣昌的意思。
淮北地方上的饥荒影响的已经不只是百姓了,就连南北货运和地方物价,也都因此受到波及!
而且,这奏疏已经是一个月以前的了。
饥荒到现在,还不一定发展成什么样了!
最关键的是,一个月以前的奏折,现在才送到京城。
那么,可能有两个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