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起大拇指:咱们政哥,真是个大气的男人!】
【蒙恬也没辜负政哥的一片真情,兢兢业业为他守着北方边境,认认真真为他调教脑抽儿子……这一片心意,谁看了不说是真的?】
【用一句诗来做个总结——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蒙恬在远方勾起嘴角:“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好句,好句啊!”
为了报答国君的恩惠,挥舞着手中的利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这不就是他的心愿与意志吗?
想必写这首诗的人,一定也是位出色的臣子吧。
远方的大唐,被蒙恬惦记的李贺背着行囊,在一众人或讥讽或怜悯或忧心的目光中一步步往试院外走去,心中百感交集。[2]
他这会儿既惦记着为自己说话的忘年交退之兄,又痛恨着那些妒他才华放出流言的小人,写想着想着,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先前写给韩愈的那首《雁门太守行》,不由得心中冷笑一声。
见鬼的报君黄金台上意,见鬼的提携玉龙为君死!他遇到的可不是广招贤士的燕昭王,而是唐宪宗这个不孝的棒槌![3]
唉,要是太宗陛下还在就好了。
【蒙恬深受陛下信任不假,但要说能让六宫粉黛无颜色的,还是我们王翦老将军。】
白起想了想这个名字,没什么印象。
奇怪,既然能称一声老将,想必如今已经成年——要不然和小公子年纪拉不开,还叫什么老将?
缘何籍籍无名。
“许是大器晚成之人。”
范雎咳了一声。
他也很好奇啊,要他说,当王的能有多信任武将,能像白起一样领兵五十万,功高震主还活得好好的就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小公子对那个王翦又能有多好?
【老将军领兵时间晚,秦始皇十一年,他第一次摸到兵。那一次,王翦领兵攻打赵国的阏与,先精简部队,鼓舞士气,再动手攻打。老将军第一次上战场,不仅完成任务攻下了阏与,同时一并攻取了赵的九座城邑。】[4]
白起点头。
“一个新兵蛋子能做到这个地步,确实不错。”
但是也只是不错了。
范雎笑吟吟,话中却绵里藏针:“武安君不必心急,好饭不怕晚,想必重头戏都在后面。”
“呵呵,不急不急,天幕总会讲到的。”
嬴稷尴尬的坐在两人中间打圆场,恍惚中竟然真的有一种自己在后宫哄夫人的感觉。
不不不,想什么呢?他怎么可能真去哄那帮女人?该她们来哄寡人这个顶头上司才对。
【如果单单只说这一场战役,那恐怕大部分武将都会有一种——这算什么,我也能行的感觉吧。】
【那我们就拿数据来说话吧。】
【秦始皇十八年,王翦从上郡出兵,攻赵国,这个时候廉颇已死,赵国的最强武将就是李牧。】
【李牧也算是个悲情人物了,谁叫他生不逢时,碰上了赵王那种大聪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