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化开,神色颓败的道:“至少,就不会有玄武门之事发生,没有了玄武门夺门之变,也就不会……”
“爹,如果玄武门之事没有发生,你功劳如此之大,大伯登基以后,会如何对你?”李泰正色问道。
李世民心中一凛。
李建成还能如何对他?
作为亲兄弟,哪怕李建成愿意放过他,可是当年东宫的那些人愿意吗?
功高震主!
尤其是拥有立国之功的嫡次子的存在,对于一个王朝的第二个继任者来说,可谓是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李泰感慨的道:“你没了,我和我的的兄弟姐妹也就没了。”
李世民心中豁然开朗。
对于两个儿子的接连谋反虽然心中绞痛,但是他身上的帝王威仪之气正肉眼可见的恢复过来。
“朕走了,还有许多奏疏需要处理。”
李世民龙行虎步的离开了越王府。
这一刻,他还是那个强大的大唐皇帝。
接下来一个月之久,每三天一次的朝会仍在进行中。
李世民对于政务的处理,仿佛回到了贞观初年那般,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可是,满朝文武却都太好过。
尤其是以长孙无忌等几个负责审查太子谋反案的几人,明明已经将此事彻查完毕,一切证物陈辞认罪状,全都交给了皇帝。
可是,皇帝却再也没有提过此事。
皇帝都不提及太子谋反案,其他人谁敢言及半个字。
民间对于太子谋反案,讨论沸沸扬扬。
对于此事的处理,一日没有结果,民间的讨论也就永无休止。以至于太子谋反案的影响,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减弱,反而愈演愈烈。
隐约之中,有暗流在涌动。
……
这一日。
朝会在皇帝勤政中结束。
魏徴胸口郁结之下,在散朝之后终于来到了越王府。
“越王殿下可在?老夫想求见越王。”
侍卫问道:“魏郑公,您是来宣读圣旨的吗?”
除此之外,找不到其他能够让魏徴登门的理由。
魏徴摇头道:“老夫不是来宣读圣旨,是老夫自己想见越王殿下,请代为通报。”
此言一出。
越王府的守卫都懵了。
谁不知道越王屡次三番的拉拢魏徴,结果不是收效甚微,是压根就没有任何效果。
没成想,魏徴还会主动来越王府?
侍卫也不敢耽搁,立即进去通报。
李泰亲自手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