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宫女退后,才感激的道:“越王殿下,多谢你救了佑儿。虽然他被贬为庶民,我在宫中也不比从前。但是,在我心里,我母子二人永远支持殿下。”
李泰也没多解释,反正阴妃也不会相信他的话。
甚至,他能觉察出来皇帝老子都开始怀疑他了。
毕竟,最近提供的怨气值太多了。
李泰笑道:“阴妃娘娘,五弟和我是兄弟,我当然不能见死不救。娘娘也是我的母妃,万万不可这么称呼我,你还是叫我青雀吧。”
二人分别后。
李泰回到越王府没多久。
岑文本散朝以后便直奔这里,见到李泰便开心的道:“越王殿下,恭喜恭喜啊!大唐和吐蕃和亲,按理说应该由太子娶吐蕃和亲才没妥当。但是,太子已经有了太子妃,吐蕃公主作为侧室无法显示我大唐的诚意。所以,就建议让你纳吐蕃公主为越王妃。”
“岑侍郎,你觉得太子有这么好心吗?”
“不管太子有什么目的,殿下纳吐蕃公主为王妃,就得到了吐蕃的助力,对于殿下储君之位大有裨益。”
李泰头疼的道:“岑侍郎,我真的对太子这个位置没什么兴趣,我这一心想就藩而已。我这么说,你能懂吗?”
“殿下,老夫都懂。”岑文本并没有第一次听李泰说退出储君之争的震惊,反而认为越王的城府太深了。
唯有如此,才是一个合格的储君。
从前的越王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一直以来也是他再三提醒,但是并没有什么用。
谁让越王太受宠了?
没想到,在不知不觉间,李泰竟然变得越大稳重和成熟了。
二人在身份上还有一层师徒关系,所以更令岑文本对于李泰的变化有一种欣慰的感慨。
李泰浑身只有一种无力感。
皇帝老子怀疑他并没有什么,反正最后他的心迹会震惊众人。
甚至,只要皇帝老子怀疑他,就会对他不满。
这样,他就能够趁早离开长安就藩。
不管是李世民,还是其他一个皇帝,都不会喜欢一个一心惦记皇位的儿子。
要不,曾经的历史上,储君之位怎么落到了晋王李治的头上?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才是李治成为胜利者的原因。
岑文本问道:“殿下,你遣散了文化馆后,那些学士一直住在超好的客栈中,没有一人离开。对此,殿下打算怎么处置?”
还没等李泰说话。
岑文本又劝慰道:“此事,请殿下听老夫一言。这是殿下经营多年的心血,凡事不了过犹不及,弄巧成拙啊。”
得了!
这老头儿还以为他是以退为进,有点玩过火了。
行!
那本王就给你们找点事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