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
我等你个香蕉棒棒锤!
好不容易等到《流浪蓝星》的热度开始下降,同期上映的其他电影有了更多的画面,李亦这边又整出个编年史,还有记录片的预热。
“其他们”齐齐破防,恨不得邀约一起跑到广电,举报《流浪蓝星》垄断营销。
电影纪录片,同行们还可以理解。
但拍个电影还能整出编年史来,他们是理解不了的,更理解不了,自己作为“文化人”都不太看得下去的编年史,大众是怎么看的下去这破东西的?
真的有人看吗?
凭什么都在关注,都在考虑?
其实同行们的质疑没错。
网上对《流浪蓝星》推出来一两万字的编年史讨论的热火朝天,但相比整个观影人群来说,只有一小部分人认真地去看去了解。
剩下的大部分人里,也只有一小部分大概地去了解了一下,更多的只是“我去,流浪居然还出了编年史,这么严谨,一定要支持,一定要夸啊”,看是不怎么看的。
所以说,这编年史认真去看的人多不多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代表了《流浪蓝星》整个团队对电影的严谨和热爱!
既然如此,那就讨论,那就夸!
同行们纠结不久,也明白了这个道理,然后,还是毫无办法,还是选择继续等画面。
不过这次的等待,不再抱有终得云开见月明的期待,认命了。
《流浪蓝星》在口碑和票房都极其爆炸的情况下,营销手段仍旧是有条不紊的一环接一环。
不认命又能干嘛呢?
拿钱倒是可以硬生生砸出一道光。
可是,业内传闻,《流浪蓝星》的营销费用一个亿打底。
这尼玛就属于实力比你强的人还比你努力。
比不了,也跟不起。
命苦啊.圈子里哀鸿遍野。
同期电影苦不苦不清楚,反正《流浪蓝星》是挺美的。
编年史的热度一连吃了好几天,眼看着差不多了,立马又全网发布纪录片。
纪录片没有特别突出谁,李亦也不例外,篇幅很好地控制分配在整体的层次。
虽然《流浪蓝星》的话题,是一波接一波的轰炸,网友都有些疲惫了,甚至有的还产生了反感,但纪录片仍然好使,对电影的宣传仍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亦哥儿的镜头好少啊!”
“是啊,而且看起来都惨兮兮的样子。”
“我去这宇航服和外骨骼这么重啊!?”
“不是,运载车怎么有点像那种集装铁皮房……”
“哈哈哈,剧组里怎么老有人吵架啊。”
“这也太纪实了吧,我算了一下,骂脏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