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03章 万民伞?朕不喜欢!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sp;“臣附议!”

    “臣亦附议!”

    ……

    有五六个大臣先后开口。

    温体仁等‘云党’都没有作声。

    这时候要是站出来,容易招来众怒。

    刑部尚书胡应台在心里叹了一声。

    国师的想法是好的,可面临的阻力太大,恐怕连内阁和六部九卿这一关都过不去。

    以国师的威望,再加上有皇帝支持,倒是可以强压下去。

    可那就会引发皇权与官员集团的对抗,很多政令根本难以推行下去。

    名留青史,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啊!

    崇祯攥了攥拳头,随即又缓缓松开,端起御案上的茶杯,掩饰心中的愤怒。

    大臣们的心思,他自然是很清楚,无非是为了维护官员、士绅阶层的特权。

    可维护了他们的特权,谁又去维护百姓的权利?

    叔父说过,自己也亲眼见识过,特权阶层的贪婪是没有上限的。

    为了满足他们的贪欲,百姓终久会有被压到喘不过气来的时候。

    到那时候,就是天崩国亡!

    其实这也属于,叔父所说的王朝三百年周期律的范畴。

    “真该让这些大臣,到刑部监的大狱里蹲上几个月,或是尝尝一场官司倾家荡产的苦处!”崇祯放下茶杯,心中怒意不减。

    这时,隐隐约约有喧闹声从宫外传来,听声音的来源,应该是从午门外传过来的。

    崇祯皱了皱眉头。

    看来是今天《大明日报》的文章,捅了马蜂窝,有人开始闹事了。

    说不定,又要闹出什么抬棺死谏之类的事情。

    如今国力日益鼎盛,崇祯的手段也趋于温和,前几年动辄罢官抄家的事情,能少则少,避免落得个暴君的名声。

    可不动刀子,显然是行不通啊!

    一名太监匆匆来到文华殿,“大量百姓聚集午门外,禁军前来请示陛下,是否予以驱离?”

    “百姓?”

    崇祯和大臣们颇为意外。

    还以为是读书人闹腾起来了,没想到居然是百姓。

    大明的百姓最是温顺,除非是活不下去了,又或是受人蛊惑,极少有百姓聚众闹事的事情。

    更何况是在皇宫前,又有几个百姓敢冒着杀头的危险,到午门外闹事?

    “走,去看看!”

    崇祯站起身,朝殿外走去。

    大臣、太监们紧随其后,来到午门的城门楼上。

    放眼看去,就见御道之外,围聚着数千人,还有很多人朝这边赶来,看装束全都是寻常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