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75章 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sp;却没有一条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面对人才、饷粮、流寇、边患等难题,一个解决办法都没有,全都是迂腐之言。

    刘宗周却认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这些都是刑名之术,近于功利,皇帝应以仁义为本。

    这种飘在天上的学问,对治理国家有个毛用?

    叔父话虽说的直白,却是一语中的啊!

    “说我罢儒,其实也没错,只不过我要罢的,是百无一用的腐儒,而非真儒!”

    “我大力提倡科学,却从未说过,更没有打算,要以科学全盘取代儒学。”

    “恰恰相反,我以为,若是有朝一日,科学大行其道,却完全摒弃了儒学,势必将会礼崩乐坏,那时候将是大明之灾难,民族之灾难!”

    云逍的这番言论,是有感而发。

    后世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不讲道德,只讲利益。

    结果又是如何?

    道德底线一再下调,到最后全民无底线。

    不道德的人,九子登科,守道德的,却是天天搬砖。

    “如今大明正处于千古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变得强盛,百姓也开始富足,举国上下,已经出现‘上下求银’之态势。”

    “儒学若不顺应潮流,即使我不‘罢儒’,终有一日也会被淘汰。”

    云逍的话,绝非是危言耸听。

    很多儒生有了危机感。

    如今的大明,可谓是日新月异。

    程朱理学的传统理念,显然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

    不变通,肯定是要被世人摒弃。

    刘理顺大声问道:“依国师所言,儒学该走向何处?”

    众儒纷纷看向云逍。

    “接地气,百姓化!”

    云逍给儒学指出了方向。

    以往华夏的教育,实行的是精英化路线。

    如今商人和工人等平民阶层,迅速壮大。

    饱暖思那啥,平民阶层吃饱饭,势必会有精神需求。

    士绅阶层对精神文化已经无法实现垄断,以前的那一套,已经约束不了平民阶层。

    因此儒学唯一的方向,就是世俗化、平民化。

    也只有将正统儒学推到极端的儒家基本原则,下放到大众,学道的主体,从士大夫阶层推广到了平民,儒学才能经久不衰。

    当然了,这么做会让大众觉醒主体意识,削弱“理”的权威,甚至威胁到皇权。

    其实在历史上,大明亡国之后,读书人开始痛定思痛,提出了很多儒学平民化的理论。

    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只可惜后来受到螨清的思想禁锢,这些先进的儒学思想,不过是昙花一现。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