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神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九章 大事业大理想(下)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食货俱废,所有人都没办法做生意了!”

    萧去病停了一停,有人开始小声议论,有人为萧去病替王莽说好话而觉得新鲜,不能接受;也有人叹息为什么看起来设计精妙,初衷良好的制度,到最后却适得其反。随后萧去病清朗的声音再次传出,大家安静了下来。

    “……所以,自上而下的变革,是一定会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的!那什么才是好的变革,不会出问题的变革呢?先师太极子教给本王的答案就是——自下而上的变革,或者说是引导。

    简单来说,就是不要迷恋制度的设计,而是让新生事物自己去发展,我们官府还有朝廷,要做的就是时刻关注,下到基层,听取收集问题意见。

    好的意见,提得最多的意见,我们就研讨一番,再拿去做定点试验,如果效果果然很好,就全面推广;收集的问题也是如此,先研讨出各种解决方案,再定点去试验,如果果然有效果,再进行全面推广。

    就是这样,一点点进步,一点点地将原有的各种制度,不断地修修补补,最后完成我们所期待的大变革!这就是今后,我们朝廷各级官员,还有市场工商管理的各级吏员,工作的方向。

    还要强调的一点是,目前的大唐,正处于大变革中,对很多新鲜事物,或许会违反一些法律或者之前的管理条例。

    但本王刚才也说了,我们的很多律法和管理条例已经不怎么适用了,所以朝廷和各级官府都应该以尽量宽容的态度,对待这些新鲜事物,解放思想,只要这样新鲜事物。不危害他人。不危害大唐。就悄悄关注,任其发展,再用刚才说的办法,对其进行修改,形成制度,使其规范化。

    同样举两个例子。比如,四海商社有个藕煤工坊,之前所有的工人工钱都是一样的。这样的结果就是有人偷懒。于是就有人提意见了:他张阿三生产的藕煤只有我李阿四的一半多,凭什么和我拿一样的工钱!

    于是这意见就一层层反应到我的妻子那里了,我妻子的意见是让这些工人商议出一个众人都能接受的方案出来,然后这些工人就真的商议出来了。

    这个新方案就是,先取一个每名工人都必须达到的平均值,这叫固定工钱;超过这个平均值后,每生产一百个藕煤,再多获得多少工钱,没有上限。

    然后这个方案就在这家工坊试行,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第一个月产量竟然一下提高了五成还多,工坊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不说。工人同样大幅受益,而且每名工人都非常满意。

    于是,这个成功的经验便开始在四商社大多数的工坊和超市里推广开来,结果这些工坊和超市的效益全都提高了三成以上。

    还有一个例子,是四海超市一名小管理提的意见,说是应该在平常的工钱之外,根据每名员工业绩和考勤,还有超市的年终收益,增加一项奖金。

    结果试验之后,超市的管理效率一下上去了,收益也提了几成,于是也在全四海商社名下推广起来,现在这名小管理已经成为四海超市的一名主管。”

    说到这里,萧去病充满鼓励地看了一眼坐在下面的名叫赵曙的四海商社主管,人们开始小声议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而生。

    特别是天策书院的学生,他们都是世家子弟,和万中选一的寒门人杰,毕业之后或者会成为大唐官吏,或者会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工坊商行的管理者,或者技术是技术人才。

    不管将来他们成为什么,现在的心境却是和李倓一样的,就是看到了大唐所面临的大变革,热血激昂地想参与到其中去。不少人都曾热烈讨论,想设计出一套管理制度来,以适应这新的时代,到现在才发现原来自己都走错了方向——老师的智慧果然是与我等凡人无法企及的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