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神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章 忠于的是大唐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消除陛下的疑虑,天策府四分五散,然后再被杨国忠和其手下送掉几十万军队,坐看天下大乱,无数百姓死于战乱,国家元气大伤;二者,我等奋力一搏,出其不意,逼宫政~变,迅速平定动~乱,天下太平,让大唐重新走上正轨,越来越强盛。

    你们说,我们该选哪条路?”

    “自然是第二条!”另一名天策老将徐长海问道:“兰陵王可是早就定好了计划?”

    萧去病点头:“昔年,太宗皇帝时,隐太子和齐王要谋害太宗皇帝,太宗皇帝是怎么做的?再后来,韦后欲篡夺大唐江山,当今陛下又是怎么做的?

    我和建宁定下的行动计划非常简单,便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陛下和杨国忠还没反应过来之前,神兵天降出现在长安,诛杀杨国忠,逼迫陛下让位太子,太子登基后,立建宁王为太子。”

    大唐从一开始起,就从来都不缺乏宫廷政~变,特别是萧去病所举例的,有李隆基发动的唐隆政~变,就是一场挽救大唐危亡的政~变,李隆基也因此上台成为太子。

    既然政~变早有先例,而且确实挽救了大唐,所有的人也就豁然开朗了,下面就是政~变的计划了。

    萧去病的这个计划确实十分简单,这话换谁说出来,都会让人觉得有如儿戏。政~变岂是这么容易发动的,皇帝身边的几万禁军,京兆府还有十几万驻军呢,还有十几万赶来围剿我们的朔方、河西、陇右镇边军呢?

    可这话出自萧去病之口,在场的六百多人,却没有一个人对此表示怀疑;现在这六百多人,唯一关心的就是,这次政~变,会不会死很多自己人,会不会长期打内~战,会不会造成天下大乱,还有政~变成功之后,现在的这个皇帝会怎么办?

    仿佛看透了他们的心思一样,在一些人稍微流露出一些这样的疑虑甚至是表情之后,萧去病和李倓就为大伙解答了这些问题。

    于是,差不多两个刻时之后,这六百多人,各自回到了自己的队伍,三万大军紧急动员起来。

    三万大军兵分三路,第一路,两千战兵押着安禄山以及两万多幽州战俘前往都畿道;第二路一万八千战兵连同两千八百幽州降兵,由徐长海和冷天峰率领立刻北上,解围太原之后,配合河东军同时出井陉关和雁门关,一路打到范阳去。

    第三路则是,七百多天策骑兵和六千骑马天策老兵,由李倓率领押着安禄山从现在马不停蹄赶往长安;萧去病则是再次单人三马,给李倓打前哨。

    在天策府三路大军紧急行动起来的食盒,朝廷方向,各路大军也没闲着,郭子仪的四千先锋骑兵正顺着北洛河一路南下,已经快要行军到冯翊郡的地界;而在朔方的更西边,河西军、陇右军的一万先头骑兵则已经到达彭原郡。

    论起路程来,这三镇兵马先头部队,距离河东战场都有有几百的距离,若是他们能够知道四万幽州军已经被消灭,六千多天策军正火速往长安赶,他们便会立刻停止赶往河东战场,而是转向长安城方向,在路上将天策军拦住。

    可是那个时代又没有电报电话,战场情报也被天策军严密封锁,他们自然不会知道这一切,还在拼命往河东方向跑。

    而另一边,长安城内,数万禁军和五万天武军也紧急战备了起来,训练的训练,守城的守城;李隆基所住的大明宫内,更是戒备森严,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可谓固若金汤。

    长安城外,五千天武军驻军霸上,与长安城互为犄角之势,六万京兆驻军和华阴郡、冯翊郡的一万五千地方驻军也接到了命令,进入一级战备,随时准备作战。

    与此同时,李隆基又派人密切关注征讨南诏回师的一万八千多天策军,命令京兆驻军集结整肃完毕,河西、陇右军的后续兵马火速前往扶风郡集结,务必拦住这一万八千多天策军,使其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