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家后院是唐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四章 冬小麦的种植计划 (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样安慰自己,心中却是担忧不已……

    金大谦购买良田的事情很顺利,蜀地本就是平原地区,土地肥沃,良田众多,一些地方望族又刻意巴结李愔,几天的时间下来,一万亩良田就成了李愔的私人土地,而另一方面,金大谦在益州城外的南河上游买下了一大片土地,这里将是一个新的工业基地,各种工坊和码头都会同时建设,集生产运输于一体,因为从南河就可以抵达岷江,再由岷江东去到达长江,沿着内河漕运通往大唐各处。

    折冲府的兵权交接的也很顺利,李愔将秦怀玉任命为新的折冲都尉,管理着折冲府的一千二百名士兵,益州的折冲府在大唐各个州的折冲府中算是上等折冲府,一些下级的折冲府,甚至只有八百人。

    有了土地,李愔就想着在这些土地上种植冬小麦,只是这种冬小麦,种子是一回事儿,工具又是一会儿事儿,这么庞大的土地只凭水牛这种牲口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耕完,而他的奴婢现在才一千多个人,虽说后面会6续抵达下一批奴婢,但平均分起来,一人也得划到五六亩,而且这些奴隶又不能只用来种地。

    “是不是该搞几台手扶柴油机过来?”李愔想着,这种机器操作简便,上手就会,而且功能多样,挂上耕犁就可以耕地,挂上板车就能搞运输,简直就是农耕神器。

    这样想着李愔就出了门,这先不谈,他还没见过买下的耕地是什么样呢?金大谦带路,李愔和他一起出了益州城,据金大谦说他特意购置了在同一区域的土地。

    出了益州城二十里左右,金大谦指着一大片刚刚收过水稻的田地,道:“殿下,这就是我们的土地!”

    李愔左右看了看,这些良田附近都有水渠,灌溉不是问题,相对来说,这蜀地的灌溉田在大唐是最多的,这都是归功于蜀地密集的河网,和闻名于世的都江堰。

    这些土地一看就是良田,李愔夸奖了金大谦几句,又和他去了南河,现在的奴婢已经被安排去那边开始建造住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