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朱高煦是一个高手,他见到朱棣,没有说拜见父皇,而是说的是拜见父亲。
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可是这里面的情感却是天差地别。
叫父皇有些正式的意味,可是也代表着感情淡莫。
而叫父亲,一下就勾起了朱棣的父子之情。
说实话,三个活着的儿子里,朱棣最喜欢的还是朱高煦。
原因就三个字:子类父!
朱棣身材高大,朱高煦也是如此。
朱棣英勇善战,朱高煦同样如此。
相比较而言,太子朱高炽又胖又有些软弱,老三朱高燧有些油滑和阴险,都不为朱棣所喜欢。
父子俩已经很久没见面了,朱棣早就忘了那些不愉快的事了。
甚至连朱高煦说的:“我英武,岂不类秦王李世民乎?”
这句大逆不道的话,朱棣都忘了。
父子俩很是亲热的说了好一会的话,陈渊看了朱瞻基一眼。
朱瞻基会意的点点头说:“爷爷,我饿了,我们先去吃饭吧。”
“好好好,我们去吃饭。”
朱瞻基笑了一下,打断他们拉近感情的机会,也算是一件好事。
一行人先回了汉王府,然后开始了家宴。
看着一桌子的菜,朱棣说:“这些东西在中原很平常,可是这是在海外,不容易弄到吧?”
朱高煦说:“其实还好,能种的都能种,不能种的,我们也找到了替代品。”
“你辛苦了,看你这个城,就知道你有多努力。”
朱瞻基翻了个白眼,这个城明显就不是朱高煦的功劳,而是陈渊的功劳。
结果这家伙,毫不犹豫的占了功劳。
第二天,一行人微服私访,朱棣决定好好的看一下这座城市。
这座城市完全是按照陈渊的规划在建设的。
在城市的正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广场,有什么事,在这里聚集也更加的方便。
然后整个城全部由水泥地铺面,还建了下水道,可以说是十分的选进了。
走在街道之上,让朱棣有一种感觉,自己好像是回到了大明一样。
这里的一切都是和大明一模一样,没什么区别。
朱棣还特意去了城外看了一趟,这里已经开垦出来了上百万亩的田地,一季可以产粮上千万石粮食了。
朱棣听说这里可以一年三熟,再算了一下一季的产量,他的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这一年有三千多万石的粮食?这么多粮食,你们怎么吃得完啊?”
陈渊说:“吃不完的当然是送去大明啊,反正只要哪里的粮价高,就运往哪里。”
“有道理,只是可惜,大明好多地方都不通水路,不然可以直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