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的小弟竟然是朱瞻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七章 盐之战争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陈渊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朕看民生凋敝,盐价居高不下,为改变此种状况,朕有意取消天下盐引。

    从今日起,将不再发盐引,以往之盐引,将在一年之内,如数兑换完毕。一年之后,所有人买盐卖盐,将不需要盐引,从此之后,也不再有官盐和私盐之分!”

    这个圣旨一读完,全场一片哗然。

    这对这些靠盐吃饭的人来说,不亚于一场十级地震,有些人的天都塌了。

    说到盐引,就要从朱元璋制定的食盐制度说起。

    朱元璋时期,盐是不能直接买的,需要有盐引。

    而这盐引是从哪里来的?

    是商人从产粮地买了粮,然后运到边疆,由当地守将开出来盐引。

    你运一定数量的粮,然后才能得到一张盐引,然后你拿着盐引再去盐场,就可以买盐了。

    朱元璋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边疆将士吃粮的问题。

    这样不用官府去运粮了,只需要商人们去运粮,就完美的解决了边疆的粮食问题。

    这看上去很完美,可是时间一长,这个制度就走形了。

    一开始,商人们会想,我为什么要废尽巴拉的从产粮地运粮去边疆,为什么不能就在边疆种地产粮呢?

    因为这运费也是一项大耗费啊,这在当地产粮交给官兵,这不就省了运费了嘛。

    可是边疆的地是有限的,大多都在军户当中。

    于是就有了官商勾结,当地的军官和商人勾结,一起侵占军户的土地。

    这就导致军户没有地可种,只能逃亡了。

    军官吃了空饷,商人拿到地种粮,可以说是双赢。

    只是他们忘了还有军户这个广大的群体,对他们来说,这些人的死活并不重要。

    可是这些军户总要有个去处,这时候正好是明末了,大量百姓起来造反,于是军户就加入了进去。

    这些军户是职业军人,他们让造反的军队战斗力越来越强,到最后,也是这些造反军队中最强的李自成,打进了京城,干掉了大明。

    可以说盐政破坏了军屯,间接的让大明亡了国。

    所以陈渊要改,就要先从盐引改起。

    只是他这一改,就动了所有和盐相关的人的蛋糕。

    他们好不容易利用盐引,堵住了外来者的进入,让盐成为了垄断行业,这才有了盐商集团。

    现在要取消盐引,大家当然就急了。

    马上有人说:“大人,这盐引制度,可是祖制,不可轻动啊!”

    这些人就是这样,当祖制对他们不利时,他们就会直接忽视,比如大诰。

    而祖制对他们有利时,他们就一定要守着祖制,比如禁海和盐引。

    陈渊淡淡地说:“当今陛下可是雄主,在他手上,改掉了多少祖制,这个盐引制也不是什么不能改的!”

    “可是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