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的小弟竟然是朱瞻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一十八章 地痞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陈渊一行人继续南下,他们来到了临清。

    这里绝对是一个商业氛围十分浓厚的城市。

    就比如明代最伟大的小说金某梅中,就是以临清为背景写的小说。

    这里是运河的转运中心,南来北往的商货在这里汇聚,然后再发往全国各地。

    朱肇辉看到这人来人往的景象,是目瞪口呆。

    他就没有见过这么多人的时候,他虽然是王爷,可是比乡下的土包子的见识还不如。

    他拉着陈渊问东问西,一些能回答的,陈渊都回答了。

    实在是回答不了的,他就敷衍过去了。

    一行人住进了客栈之中,朱棣招了招手,一个暗卫出现了。

    朱棣问道:“车架到哪里了?”

    “回主子,到济南了。”

    “知道了,把奏折拿过来吧,我要批阅了。”

    “是。”

    虽然朱棣出来了,可是他对权力还是没有放下。

    一些大事,还是由朱高炽用快马送到车驾处,再由杨士奇派人送到朱棣手上。

    基本上只是晚上两三天,朱棣就可以收到发过来的奏折了。

    朱棣在批阅奏折,陈渊他们有些无聊,然后就出门去逛街了。

    陈渊他们三人年纪相差不大,兴趣爱好都是相同的。

    他们先去了勾栏瓦肆,不要以为这里是什么不健康的地方。

    事实上这里就是听戏,看杂耍的地方。

    至于大家想像中的不健康的地方,叫青楼和窑子。

    他们来这里听说书,正好说到了三国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朱肇辉从来就没有听过说书,他好像是发现了新世界一样,两眼都在冒光。

    陈渊在旁边听得一阵好笑,这说书先生说了半天,这一战也还没有打起来,全都在说闲白了。

    闲白就是说书先生说的一些小故事小插曲,和主线故事无关的东西。

    一个人说的东西都不一样,因为你来听说书,听的不是主线故事,听的是闲白。

    因为主线故事,不少人都知道。

    现在是永乐年间,罗贯中把三国演义这么小说写出来也有几十年了,再加上说书先生从宋朝时就开始说三国,三国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

    所以主线故事什么的不重要,重要的就是闲白。

    说书先生说到一半,按下一个扣子,不说了。

    朱肇辉心痒难奈,他说:“他怎么不说了啊?真急死人了。”

    陈渊笑了一下说:“该给钱了。”

    “给钱?哦,给,这个够不够?”

    朱肇辉拿出了一锭五两银子,讨赏的小二眼睛都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