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的小弟竟然是朱瞻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六十一章 出海热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杨玉树回到了家里,他爹吏部侍郎杨训已经等了他好一会了。

    一看到儿子,杨训就问道:“你去哪里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杨玉树马上老实的说:“回父亲,儿子和几个同僚一起去吃饭了,中间喝了几杯,没有贪多。”

    杨训其实对这个儿子十分的满意,才三十岁,就已经考中了进士,并且进了翰林院。

    杨训准备过一段时间,就安排他去东宫当差,这样可以接触太子,过上几年,等现在的皇帝没了,杨玉树就是新皇潜邸的旧人了。

    到时候别说六部尚书了,就算是入阁,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杨训听完儿子的汇报,点点头说:“你回去早点休息吧,你媳妇都等你好久了。你的子嗣有些单薄,才一子一女,你要多生几个儿女才好。”

    “知道了,爹。不过我今天有正事和你说,我先不过去了。”

    “什么事?”

    杨玉树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本书,然后问道:“爹,你看过这本书吗?”

    “《海外奇遇记》?就算你中了进士,可以放松了,可是这种荒诞不经的小说,还是要少看。”

    “不,爹,这不是小说,这是传纪,里面说的事全是真的!”

    “怎么可能,我大明富有四海,海外什么都没有。”

    杨玉树笑道:“爹,海外的确什么都没有,可是有一样东西,而且是我们一直想要,可是却缺少的!”

    “什么东西?”

    “地!”

    土地是杨训最想要的东西,这是刻在骨子里,改不掉的。

    杨训是晋省人,晋省的土地少,所以才有走西口的传统。

    少年在家养不活自己,就只能走西口,去外地做生意,这也是晋商的由来。

    而晋商发财之后,第一时间就是买地。

    不管是家乡的还是外地的,只要是有合适的地,他们一定要买。

    杨训虽然没有当商人,选择了当官,可是也和晋商一样。

    他娶了一个商人的女儿,家中有钱,所以老家、京城,他都买了一些地。

    只是可惜京城的有钱有权的人太多了,他只买到了一百多亩,真的太少了。

    杨玉树也继承了他爹的这个特点,也想多置办一些田地。

    可是一直没有机会,而这次陈十五的事,让他看到了一线希望。

    杨训听到地,一下来了兴趣,他说:“你仔细说说。”

    杨玉树说:“我今天在茶楼看到了陈十五,他真的有一块人头大小的狗头金……”

    他把陈十五在南洋的事都说了一遍,杨训越听越吃惊。

    “南洋那边是真的有大量的土地?”

    “是的,现在新汉镇已经开垦出了十多万亩地,只是因为人手不够,所以暂时停止了扩张。这次汉王回来,就是想要更多的人过去。”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