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着五千人去追西边的那路人马,结果那路人马不敢和他交战,就带着他转圈圈。
等到朱棣叫他回来,他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这把他气得要死,可是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而且朱棣也发现他真的是老糊涂了,干脆也没有带他,而是让他留在了这里。
第二天,朱棣就带着人出发了,而陈渊也忙了起来。
朱瞻基和杨士奇跟在他的身边,朱瞻基问道:“我们要在哪里筑城?”
“首先要选的就是在河流的边上,叫上几个牧民,跟我们走。”
一行人出发了,没多久,他们就到了一处水源充足,草料丰盛的地方。
杨士奇说:“这里可太好了,就在这里建城吧。”
陈渊没有回答,而是问牧民:“这里的水源会保持多久?”
牧民说:“等到六月份,这里的水就会干了,我们要换个地方放牧。”
“这水是怎么来的?”
“是等到冬天,这里下雪,会留下大量的雪水。等到春天化了,这里就形成了一个湖泊。”
杨士奇吃惊地说:“所以这个湖只能保持半年时间?”
“没有,最多五个月,然后就干了。”
李晨说:“这里不合适,要建城就必须建在常年有水的地方。你知道哪里有吗?”
牧民想也不想地说:“当然是阿鲁台的草场!”
阿鲁台是草原上最强盛的部族,他们占领的地方,当然是最好的。
“带我们去。”
现在阿鲁台部早就跑掉了,现在这里只留下一些老弱实在是逃不走。
他们来到这里,牧民说:“这里有一个哈素海,一年四季都有水。”
陈渊他们看了一下,这个其实就是湖,只是这边的人把湖叫海子,这个习惯也传给了满清。
后来京城的后海,其实就是后湖,只是被人叫成了海。
这个湖大概有五万亩大小,湖里有许多的鱼。
和这里一比,之前看的地方真的不值一提。
陈渊点头说:“好,归化城就在这里建了。我的想法是把这个湖也包进来,这样就算有百万大军围城,我们也不怕水源断了。”
杨士奇吃惊地说:“这么大的地方,要耗费多少钱粮啊?”
陈渊说:“只要我们在这里扎下根来,省下来的军费,还有在这里收的税,最后是可以把建造费用给赚回来的。”
朱瞻基说:“就是,只要能把这里治理得和内地一样,不管花多少钱,我们都赚了!”
“好吧,那就开始建城吧。”
四十万的民夫早就等得不耐烦了,陈渊一声令下,这里就成了一片工地。
陈渊拿着地图说:“我的意思就是建一个大城,然后在大城的周围再建八个碉堡。一面城墙两个,这样有再多的人围城,我们也不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