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的小弟竟然是朱瞻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决之道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r/>
    到了后来,光是关宁前线的军费,就占了朝廷的岁入的一半还多。

    巨大的财政压力,直接就压垮了大明朝廷。

    当然,陈渊没有直接说明末发生的事,他只是假装推理,说有这么一种可能。

    朱瞻基听完他的描述,觉得这事还真有可能发生。

    他一脸担心的问道:“那要怎么彻底解决这事?”

    “一劳永逸的办法肯定是没有的,我们只能一样一样的解决。军户制是太祖就定下来的,这要改牵动的人太多,范围太大,想改也改不了。

    我们能改的,只能是开中制。说实话,这军粮之事不能交给商人来解决,这样只会让他们和边军勾结。

    朝廷宁愿多费事,在边地建粮仓,从周围省份调粮支持边地,也不能让商人去运粮。”

    朱瞻基头疼地说:“可是这运费太高了啊!边地没有水路,只能陆路运,这一路上的消耗太大!”

    “我有两个解决办法,不过第一个消耗有些大。”

    “你说。”

    “第一个就是修路,官道要修好,所有通往边地的路要修得又平又直,正好我们不是有水泥嘛,可以修水泥路,这样成本能下降一大截!

    这样的好处是不光运粮的损耗可以降下来,这运兵的速度也快了许多,一个地方有事,别的地方可以飞速支援。

    当然缺点也有,这路有利于我们,也有利于敌人,这样敌人的速度也会更快!”

    朱瞻基想了一下说:“修路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只要不让敌人打进来就好了。耗费大没事,一年修不好,两年修,两年修不好,十年修,总有一天是能修好的!”

    “这种事就需要长期的去做,有这个恒心是最好的。第二个办法就是发展四轮马车,现在的双轮马车能运的货太少了,而四轮马车载货又多又稳,比两轮的好太多。”

    “可是四轮的不好转向吧?”

    “一个小小的转向轮就可以解决了。”

    欧洲早早的就发明出了四轮马车,而大明却没有。

    这一来是大明的路不好走,太多的山路,四轮马车根本就派不上用场。

    还有一个是人力便宜,大明人多,不像欧洲的人少,有什么让人运就好了,马可比人贵多了。

    张横一直没说话,他说:“大人,我们不是在说盐的问题吗?怎么现在说粮食和马车去了?”

    陈渊说:“这是因为要解决盐的问题,就先要解决边地的粮食问题,这是一连串的问题。不把上一个解决,下一个就没办法解决!”

    朱瞻基点头说:“是的,这就是一团乱麻,只有抓住一个线头,才能理清所有的事。这粮食解决了,盐呢?”

    “盐的事其实也不难办,一个就是取消盐引,也不分官盐和私盐。所有人都可以在盐场买盐,我们只需要专心经营盐场就可以!”

    “可是要是所有人都可以买盐,这盐就不够了啊!”

    陈渊笑了一下说:“我自然有办法解决盐的问题,可以用晒盐的办法,大规模的晒盐,到时候想要多少盐就有多少盐,根本就不存在缺盐的问题!”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