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和陈渊各自写奏折,把这事上报给了皇帝。
没多久,皇帝就下了旨议,秦凯被判斩立决,马义鸣因为收了不少的钱,也被判斩立决。
秦飞是斩监候,张闻是革职。
这个舞弊案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可是同时,朱棣还给了朱瞻基一个任务,就是去扬州,查一查盐课提举司。
事情很简单,盐课提举司上交的盐税比去年少了两成有余。
朱棣怀疑是有人贪了,所以要朱瞻基过去查一下。
这是朱瞻基的任务,同时也是陈渊的任务。
两人去了扬州,见到了盐课提举司提举何齐。
何齐十分委屈地说:“殿下,真的不是臣办事不利,实在是盐引太多了,臣这里也没办法啊。”
明朝的盐法是开中制,就是让产粮地区的商人运粮去边地,一定的粮食可以换一引盐。
拿到盐引之后,就可以去盐场拿盐了。
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边地不缺粮了,商人也可以赚钱。
可是好办法都是让人给弄坏了,第一个就是滥发盐引。
这事是从皇帝开头就破坏了,因为皇帝发现这盐引有的时候可以当钱使,于是就自己主动的发盐引。
他也没拿去卖,而是把盐引赏给了
于是这盐税自然就少了,钱全都进了私人的腰包了。
朱瞻基听了,也是有些无语。
这事是皇爷爷自己办砸的,结果还要他来查,这怎么查啊。
陈渊说:“先查帐吧,如果帐本没问题,就上报吧。”
朱瞻基找来了几个老帐房,让他们查帐。
结果查了十多天,就查出了一点小问题,这盐税下降的主要责任人,还是在朱棣身上。
朱瞻基没办法,只能是上报上去了。
没过几天,他就收到了回信。
朱棣在信里骂道:“你这没用的笨蛋,你上了之多!
你最好是再仔细的查一遍,实在查不出来,让陈渊去想办法!”
朱瞻基有些委屈地说:“我查了啊,可是查出来没问题啊。”
陈渊想了一下,把几个老帐房叫了过来。
他问道:“帐本真的没查出问题来吗?”
“回大人,真的没问题。这如果是假帐本,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人是一个十分聪明之人,聪明到连我等也看不出破绽来!”
陈渊想了一下,这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是他没有证据。
陈渊说:“既然帐上找不出问题,那就去找盐业上面的老人问一下了,只有在这一行干了几十年的老人,才知道这里面的内幕!”
“去哪里找呢?”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