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18.旧学新学,士人庶人(二合一章节) (1/7)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闻听雷俊此言,王归元、楚昆二人视线都看过来。

    因为讯息往来不便的缘故,所以这些年来他们同唐皇张晚彤联络较少,每次联系涉及讯息珍贵的同时,间隔时间较长,有些情况的变动不一定能及时掌握。

    “小师姐那边来信时,我已经第一时间相告。”

    雷俊言道:“儒林大千世界那边,新学近年来出现分流,燕赵方面有声音,欲效仿昔年天宫事。”

    王归元、楚昆闻言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无言。

    儒林大千世界新学崛起,是建立在外来灾劫对原本根植于人间四方的名门望族造成惨烈打击甚至灭顶之灾的基础上,方才获得最初的立锥之地,继而慢慢发展。

    千百年历史上,在两浙、淮东、燕赵、巴蜀都有儒家新学修士结成的文社成了大气候。

    这当中,巴蜀一带因位置相对较偏且封闭,最终没能撑过旧学世家的打压和围剿,如今已经近乎烟消云散,大量书院、诗社被毁,极少数幸存者逃散,不得不离开巴蜀。

    不过因为域外天魔外部威胁以及时间的缘故,其他旧学世家短时间内也来不及在巴蜀重新凝聚成规模的强盛文脉,不能将之纳入自家势力范围。

    余下两浙、淮东、燕赵三地,则新学昌明,发展势头非常喜人和迅猛。

    但随着时间推移,燕赵一地的儒家新学修士,参照古籍,渐渐有了不一样的声音。

    具体发端,当前雷俊等人未知。

    但儒林大千世界见不到实实在在的天界,雷俊猜测那里的变化同天界有关。

    上古大劫之前的天宫宝物,或许也有遗留。

    而前些年高天随与张晚彤、郑白榆一样,没有滑入妖魔之世而是来到这方儒林大千世界。

    凭他的修为实力与天赋才情,或许在燕赵新学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没能从张晚彤手上夺到另外一半宇宙图,高天随仍在儒林大千世界滞留多年,原因可能便在这里。

    “说不定……不止燕赵儒家新学一脉。”

    王归元沉吟着说道:“高天君重理念轻出身,素来不拘一格,在那方儒林大千世界,他或许还勾动了更多志同道合者。”

    例如,大妖。

    大妖不乏嗜血狂乱者,但同样也有理智却冷酷残忍的存在。

    昔年上古天宫既敕封过灵兽也敕封过妖兽。

    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这边汉末时,天宫旧属中同样有被高天随收服的大妖。

    “人间儒家新学这边,潞山先生不过问燕赵之变么?”楚昆轻声问道。

    潞山先生严傲云,如今的儒林大千世界新学第一人,又有后圣之名。

    其人不知身怀腹有乾坤层次的悟性,同时还具有文曲星照层次的根骨,是为观照苍生,又称照苍生。

    儒林大千世界世所公认,严傲云与文曲星观照天地的前圣程合并称,乃儒家新学之发端,二人在世之时便已有“程子”、“严子”之称。

    前圣程合最先崛起,首先打破旧学原有局面,被誉为后圣的潞山先生严傲云紧随其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