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胡明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点评:鲜卑之慕容氏姓氏意义考证 (2/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怎么发明的?我们看看北方的游牧民族又是怎么说宝刀的?“径路”是北方游牧民族对宝刀的称呼,其中原译音就是“剑”。也就是说中国的剑最早就是从游牧民族传入的,这个词据考证可能来自伊朗语系或突厥语系。说的再近代一点,就是汉武帝从大月氏(阿富汗地区)那里得到的“精钢”,著名科技史学家冯家升的著作指出:“汉晋以来,中国所说之镔铁即精钢,亦即来自西域之印度钢。

    2.

    佛学入东土

    这个我就不多说了,点一下,大家应该都明白。

    二.第二种说法,是说慕容部的鲜卑人“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遂以慕容薇氏”,二仪就是两仪,指阴与阳,三光就是日月星辰之三光,这个明显是要有很高汉文学修养的,而且单从慕容的汉语意思来看也是不通的,而且鲜卑是一个胡人部落,所以这显然是假的,是当时的人为了拍慕容马屁的说法。

    那么我们来看看刚开始慕容部的文化到底是什么,在莫护跋死后,他的儿子木延成为慕容部的首领,号称左贤王,明显的,他们采用了匈奴人的官号,可见慕容部早期更多地是接受了匈奴文化的影响而不是汉文化,他们的祖先也是和匈奴人杂居的,直到木延之子涉归担任慕容部首领时,他们才受封为鲜卑单于,他去世后,慕容廆接任。

    大家注意一下,我说的这些慕容部的首领,只有慕容廆一个人用了慕容姓氏,这里是点一下,后面我会提到这其中的理由。

    三.第三种说法,就是鲜卑大可汗檀石槐分鲜卑为三部,而慕容就是中部大人的官名,那么是不是中部的慕容大联盟向东移动了呢?那么如果真的是慕容大联盟向东移动,为什么在公元260年左右的时候,慕容部却是最弱小的一支鲜卑呢?

    檀石槐死后或者死前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突变?那么慕容大联盟东迁时,东部最强的鲜卑大人是谁?当然是宇文大联盟!或者说东部联盟的各位大人们会怎么对待慕容大联盟呢?他们会怎样争斗怎样厮杀起来?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慕容部不得不大转移了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那么慕容部到底是不是中部大人慕容大联盟的后裔呢?!而慕容部又到底是不是继承了中部大人慕容的名号呢?

    这所有的疑问,接下来,我会慢慢讨论!

    第四种说法,这是一种令我很惊奇的说法,也是史学界的一桩曾经迷惑大家很久的奇案。

    而我也将为大家用自己的思考来解开这个谜底,现在大家先看一下:

    自慕容部的首领涉归在生养了两个儿子(慕容廆和吐谷浑)后,就用他周边的两条河分别为他的两个儿子起了名字,那么这两条是什么河流呢?

    一条是今天的西拉木伦河,一条是老哈河也就是土河,而这两条河就是西辽河的南北两支。

    辽河主流上游老哈河汇合西拉木伦河后,称西辽河。西辽河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台河口分为南北二支。

    而这个辽河流域也就是慕容部早期的活动地区。

    那么我们来看看,蒙古语中对这两条河,是怎么称呼的?

    西拉木伦河在当时被称为饶乐水,与蒙古语黄水或者潢水发音相近。

    老哈河在当时被称为乌候秦水,与蒙古语土河的发音相近。

    而我们早期的学者大部分是以蒙语或者女真语来判断史书的,因为蒙古语的确继承了一部分东胡语系的成分,但是毕竟不是正宗的鲜卑语,而语言的变迁在我国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个我们先不讨论,我们先看下去

    饶乐水的发音就是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