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胡明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点评---五胡乱华的大环境 (7/10)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蒙古人的特点?

    据土默特学者荣祥考证(荣氏未刊稿《蒙古族源浅探提纲》。):拓拔掠骑从蒙古部(蒙古部,即没歌部在阴山一带,与拓拔为邻。),而这个小木同志在拓跋力微时代就是奴隶,到了拓跋猗卢掌权的时代,犯了法,逃跑了,然后逃到了纥突邻部,也就是漠北(指瀚海沙漠群的北部,也就是狭义的塞北之北,包括外蒙古跟贝加尔湖,在历史上是匈奴,突厥,蒙古人的活动中心,是北方游牧民族向中原汉族发动侵略的根据地),然后到他的儿子车鹿会的时候,拥有了自己的部众,自称柔然。

    那么为什么我要花那么多精力说这个人呢?因为他后来投靠的这个纥突邻部是宇文鲜卑的一支,也就是说公元306年~311年的时候,宇文部还离我们很遥远。

    慕容鲜卑:慕容廆(269年―333年),字奕落瑰,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之子,前燕建立者慕容皝之父,吐谷浑第一代首领慕容吐谷浑是其庶兄。

    至于慕容吐谷浑,他离开慕容部后,就消失了许久,然后再出现的时候就抛弃了慕容这个名字,直接使用吐谷浑作为自己部族的称号,西迁至枹罕(今今甘肃临夏县附近地区),而吐谷浑是怎么迁移的,我会在我的小说《五胡明月》中提起。

    势力范围大致在辽东。

    段氏鲜卑:段部鲜卑发源于辽西走廊一带,其始祖为段日陆眷,原位乌桓大人的家奴,因饥荒,在辽西郡附近乞食,招诱亡叛,逐步强盛。八王之乱爆发后,段部跟随西晋幽州刺史王浚南下中原,攻克邺城,抢掠甚多。段部首领段务目尘因此被西晋封为辽西公,领有辽西郡。但鲜卑兵因惧怕王浚军令,将劫掠来的八千汉族女子沉溺在易水河里,令人发指。史书评价曰:“黔庶荼毒,自此始也”。

    势力范围,辽西和少部分的辽东地区

    王浚(252年-314年),字彭祖,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西晋时期将领,王沈之子。长驻北方疆土并与北方边族交往频繁。但永嘉之乱后生不臣之心,亦与段部鲜卑交恶,最终被石勒所败。

    他是当时北方晋人中最大的势力,跟西晋的王衍是同宗,但属于晋阳王氏,王衍是琅琊王氏,势力范围在辽东,辽西和河北一带。

    刘琨(271年-318年),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西晋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军事家。年轻时曾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后累迁至任并州刺史。永嘉之乱后,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抵御前赵。315年,刘琨为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但不久败于石勒,投奔辽东,依附段部鲜卑。318年,刘琨被鲜卑首领段匹磾杀害。

    闻鸡起舞中,除了祖狄还有刘琨。势力范围在山西一带。

    上白乞活军李恽上白在哪里?就是威县,在河北省南部。汉为广宗县,隋改宗城县。元为威州,明改威县。威县属河北省邢台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华北平原南部,属冀南低平原区,也是史学界公认的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现有义和拳议事厅遗址

    《晋书》当中。西晋建兴元年(公元313年),羯人石勒败杀青州刺史李恽与上白城,还要于此坑杀所有降兵,这就是《晋书·石勒记载》中记载的石勒“攻乞活李恽与上白,斩之,将坑其降卒”,那么为什么我要在这里用那么多词汇说李恽呢?这是因为公元311年的时候,他还没有在上白,他正和右卫将军何伦一起护送东海王世子司马毗,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呢?请大家事后参考我的《五胡明月》

    中原的势力

    司马越(?-311年),字元超,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司马懿四弟司马馗之孙,高密王司马泰长子。司马越被封为东海王,参与八王之乱,成为最终胜利者。311年,司马越病死于项城(今河南项城),标志着八王之乱终结。

    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字丰度,西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