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粮食的转化率太低!”
咦?他的说法跟邓某人如此的相似,连钱途都有点好奇了,是得到了邓华同志讲话稿,还是真的是他和吴刚等人的想法?回头想想不对呀,从开会到现在,吴刚始终在邓某人身边,连打电话的机会都没有,怎么可能通风报信?
小邓同志却直接的多:“哦?吴刚和褚源么?”
“是!”史晨越说越自然,“我们都曾经是正东区区政府办公室行政秘书科同事,年纪差不多褚源是1966我是67年的吴刚是68年的,我们在一起外号就是小顺子!当时想到要搞养殖业,不过还没有农业产业化的想法,要搞养殖业首先要有钱,其次也要有方便条件。在行政秘书科是不行的,于是我调任赵家屯镇,褚源和吴刚帮我筹措的资金,他们两个现在还有股份在养猪场呢。”
没想到自己找来的秘书,居然还是养猪场的股东,邓华笑眯眯看向吴刚。后者尬笑两声:“当年没有想的多么高大上,真的只是看到了商机,也感觉没钱的苦恼。当时我跑运输,看到外面那些超大型的养殖企业,就萌生了学习模仿的念头。99年的时候经济状况好转,然后老史愿意充当实验者,而褚源在政府办可以帮助解决很多资源,所以我们三个一拍即合,于是有了这家养猪场,说起来我是最占便宜的,只是出一点钱就能享受红利。”
有这样的想法不简单!邓华连连点头:“非常好!你们用这家的实践经验,为广大农民找到了全新的增收途径,四年时间养猪场发展到年出栏三千头以上,这份心力必须获得肯定。不过我要做坏人了,史晨同志和吴刚都要摆脱小家小业致富的想法,都要投身到正东区经济重建的过程中去!我们要充当农民的领路人,要带动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路,要把养猪场这个典型抓起来,务必做好宣传工作,怡妃同志要做好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