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风云录之群妖盛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章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什么意思?什么叫东宫不立,皇城不宁?什么叫广播恩泽,不宜专宠?朕的家事什么时候轮得到你们这些朝臣指指点点了?你们是不是想尝尝锦衣卫廷杖的滋味?”

    商辂也不惧怕皇帝的危言恫吓,往前两步,捡起了地上的奏折,收好了拿在手中。商辂乃是内阁首辅,三朝重臣,当初科举之时,乡试,会试,殿试,连中三元,是外朝阁僚众卿的领袖之人。成化初年拨乱反正,革除天顺年间的弊政,首功当属成化首辅李贤和继任首辅商辂。

    商辂不慌不忙,手持奏折回话:“陛下,请暂息雷霆之怒,听臣一言。这封奏折,内阁诸人,六部九卿,都联属了名字。此事绝非臣等要干涉陛下的家事,而是此事关系着天下的安危,皇贵妃的安危。微臣这么说,绝不是为了谤言皇贵妃,而是为了皇贵妃的安危和名声。而今天下承平,百姓安居,皇上励精图治,万民感恩戴德。但陛下继承大统已有十二年,正值春秋鼎盛之际,东宫却一直无主。既东宫无主,则宫中诸人,都觊觎此位,且有心之人四下传谣,皆曰皇贵妃专横跋扈,肆虐后宫,既得陛下专宠,仍不允诸宫嫔妃生产子嗣。臣等甚知皇贵妃博爱豁达,绝非谣传所说。此次妖物一案,恐怕也与皇贵妃有涉。可能就是有人因妒生恨,想要借妖物加害安喜宫。如果此时东宫已立,诸多皇子茁壮,宫内妒恨消弭,宫外流言立止,皇城宁静,天下太平,根基深稳,皇恩浩荡!”

    商辂说完这一番朗朗之言,老成谋国,入情入理,所有人都暗暗佩服。皇上听了这话,刚才十分的怒气也消了八九分,不过后宫之事,被朝臣如此议论,面子上依然挂不住,不悦的说:“朕之家事,朕自为之,你们这些朝臣管好你们分内之事就行了,招抚荆湘流人,赈济甘陕饥民,外御瓦剌骑兵,弹压女真部落,这些才是你们应该关心的。”

    商辂知道皇帝听进去了自己的话,但是面子上挂不住,必须要把面子找回来,就顺着皇上的话往下说:“陛下请恕臣等唐突,只不过东宫之事,不止是皇上的家事,也是天下人的事。皇帝是天下人的父母,大内安定,天下人就安定,大内不宁,天下也会跟着人心惶惶。臣等说的就是事关大明天下的事,请陛下明鉴!”

    皇上一听,你们这帮嘴硬的,朕给你们台阶,你们还不下了,那今日真就要好好地和你们这帮书呆子理论理论。成化皇帝坐了坐正,目光锐利地看着商辂:“前几日有六科给事中言官上奏折,说朕与民争利,与国争利,贵为天下百姓的父母,却从子民的口中夺食!上奏折的兵科都给事中,朕所记不错的话,就是你的得意门生吧?商辂你指使言官上书,究竟是何居心?朕不过是罚没了罪阉曹吉祥的田产做皇庄,地不过百顷,再有的四座皇庄都是先皇赐给朕的,加在一起,地不过千顷,还不如江南豪商大贾一家的田亩多,而且所得的子粒银,都是用在内库。朕也是念着天下百姓税负徭役沉重,每年户部都要拨银百万两充为内库。朕从皇庄多得些子粒银,户部就少拨些银子,这难道还有错了?”

    商辂一听皇上又提起了此事,就更来了精神,他早就料定皇庄一事口子一开,必将遗祸万年,就朗声回话:“陛下,兵科都给事中上书并非微臣授意,事先并不知情。但皇庄一事,臣认为有三不可。第一:来源不正。高祖文皇帝祖训,国当藏富于民,不能与民争利。皇庄土地来源,或罚没官家,或无主荒地,陛下当收之为官用,或分之于民。何以留之自用?微臣曾经核查,曹吉祥之私产田不过八十顷,而收为皇庄之后,管理皇庄的官校,巧取豪夺,强占民田,后来这一处的皇庄竟然翻为一百五十顷。其余四处,皆是如此。本来千顷的皇庄,实为一千九百顷,多出的九百顷良田,都是巧取豪夺而来,因皇庄而失地者,何止千百人。第二:加倍盘剥。皇庄的佃户,耕种之田,既要交给宫里子粒银,又要交官府的赋税,三五层盘剥之后,所剩无几,一年的口粮都不够。而且皇庄佃户,惨过奴隶,管理皇庄的内宦和官校,想打就打,想用就用,惨状让人不忍详说。第三:此端一开,必然遗祸后人。陛下躬行节俭,爱惜民力,但万一后世君王,不能恪守陛下爱惜民力之心,挥霍无度,钱从何来,置皇庄,收银钱,就是最快的途径。而皇庄土地何来,还不都是夺百姓口中之粮。再者,亲王、藩王,皇族贵胄,上行下效,多置田庄,那天下百姓哪还有地可以耕种?如若真到此情形,权贵歌舞升平,百姓无隔宿之粮,必然会动摇天下的根基,关系到社稷安危。请陛下明断!”

    皇上一听,自己就问了一句话,就引来了这一番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真是气得成化皇帝肝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