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风云录之群妖盛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介寒儒,四川举人,国子监生,杨廷和,字介夫。承蒙大师庇佑,不胜感激。”

    老僧和书生刚要出门,围在身边的几个小沙弥也嘟囔着要同方丈一起去,保护方丈和书生的安全。老僧也未阻拦,默许了沙弥们同去。于是书生领路,老僧紧随,几个沙弥,依然拿着早起干活时候所用的家伙事儿,簇拥着两人一起去了。

    事情就发生在国子监门前的成贤街。在去成贤街的路上,杨廷和向净空方丈及同去的小沙弥们大略地讲了一下昨晚遭遇的情形。杨廷和自己言讲,他是四川举人,几年前来京城参加会试,没有中第,于是进入了国子监潜心苦读,立志下一次会试可以金榜题名。昨日禁不住一位国子监同窗好友的盛情邀请,去了朋友家小聚。席间几个年轻人把酒言欢,吟诗作对,不知不觉便有几分醉了,于是在朋友家小憩了一会儿,子夜时分才醒,因怕国子监的监承发现自己彻夜不归,便匆匆与朋友作别,打着一盏朋友借的气死风灯,急急地往国子监方向快步而行。刚刚拐进国子监门前的成贤街,就发觉有些异样。崇教坊不是酒榭歌台聚集之地,除了国子监和文庙,都是普通百姓的居所,此时已经鼓打一更,按理街坊四邻都早已睡下了。但是街口路南的一户人家,屋内却有朦胧的萤火烛光似的,忽明忽灭。杨廷和虽然略有诧异,但是也没太往心里去,还是急匆匆地往国子监赶路。但是就在他刚要经过这间民居的时候,忽然屋内红光大盛,如同在屋内放了一个无声的大爆竹似的,红光一闪即逝,然后屋内就归于平静,漆黑一片,悄无声息了。杨廷和被这红光一吓,脚步稍稍一停。就在此时,屋顶有一物一跃而下,正好落在杨廷和身前不远处,那妖物没有立刻逃遁,而是回身看了他一眼。只这一眼,他就觉得被摄了魂魄一般,身子一下子就瘫倒在地了,脑袋也开始昏昏沉沉,慢慢就失去了意识。

    刚说到这里,老僧突然发问:“杨施主,当时你是打着灯笼的,对吗?那妖物既然离你不甚远,你可曾看清这妖物大致是个什么样子?”

    杨廷和放慢了脚步,眉头紧锁得回思着,过了好一会儿才回答:“请净空大师原宥,这事发生的着实突然,我方才细细回想,只有一些残存的印象。那妖物动作十分轻盈,落地之时竟悄然无声,我的灯笼可以照亮身前十步之内,但是那妖物所在之处,好像笼着一团化不开的墨,烛光根本无法照亮那一团黑雾。它回头之时,那双眼射出两道刺目的金光,我只觉得周遭突然被寒气围拢,然后就失去了知觉。”

    “那妖物所说的话你是如何听见的?”老僧再问。

    “我瘫倒在地之时,还有一丝残存的意识,就在这个时候,听到了那句话。那声音更像是个年轻女子的轻声软语,声音的源头离我越来越远,但是我听得却越来越真切。”杨廷和说完,头皮不由得一紧,那种恐怖诡异的感觉挥之不去。

    正言语间,不知不觉已到成贤街西路口,也就是事发之地。这时天色尚早,只有少数几户人家开始飘出炊烟。杨廷和停下脚步,仔细的环顾了一下四周,手指一户人家:“那里就是我看到有红光闪现的人家,那户人家后檐下的街面,就是我遇见妖物然后瘫倒的地方了。”

    几个小沙弥踟蹰着不敢往前走了,老僧却丝毫无惧。他手挽念珠,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就缓步上前,一边捻动念珠,一边四下环顾,在杨廷和所说发生异事之处,细细地走了一遭。他手指地上的一盏已经熄灭的灯笼,对杨廷和说:“这是你昨晚昏倒之时掉在地上的气死风灯么?”

    杨廷和上前两步,仔细看了看,笃定的点了点头,说:“这就是我从朋友那借来的灯笼,今早醒来之后,因惊吓过度,慌里慌张的就奔了开元寺找大师您,把灯笼忘在此处没有拿。”

    老僧指着周遭地面对杨廷和说:“我刚才细看了一回,除了这盏灯笼,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施主您再仔细看看,能否发现什么新的线索呢?”

    杨廷和听了这话,便弯着腰在这一段街面细细地搜索起来,过了半盏茶的时间,他直起了腰,脸上写满了惊诧,这里怎么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干净的连一片落叶草丝都看不到。就在此时,杨廷和恍然大悟般地拍了一下头上的方巾,似有所悟的对老僧说:“大师,这街面上虽然毫无头绪,但是昨晚这户人家里一定发生了什么,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