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上前龙飞凤舞写下一句:
“你是初升之东曦,是碧阳之晚意,是春醇之消愁,是振筝之飞舞。”
“初升之东曦……”
“碧阳之晚意……”
“春醇之消愁……”
“振筝之飞舞……”
“嘶,颇有意境,只是这字词有些古怪,少有看见呢。”
“三弟,你说的什么,我怎么看不懂?”秦红问道。
李怀安笑而不语。
“还不错,算你过关。”
“噗!”李怀安绷不住了,笑出了声。
“你笑什么?”
李怀安强作镇定,强压笑意,摇头道:“赵国文坛如此,真的不必要学文了。”
“你敢口出狂言!”
“够了!”苏先生呵斥一声,冷声打断。
他扫了一眼李怀安,有些不悦,但跟他生气的,还是这群蠢猪一样的学生。
“尔等看不出来这是在骂你们吗?试着用谐音字去理解。”
“骂我们?”
得到先生的提示,学生们后知后觉,再看桌上文字,脸色逐渐变得难看起来。
“初升之东曦——畜生东西;
碧阳之晚意——B养玩意儿;
春醇之消愁——纯纯小丑;
振筝之飞舞——真正废物。”
晴天炸雷,看到这个结果,一群书生下意识地撸着袖子就要上去打人了。
可到了人家门先前才意识到根本打不过,人家是保镖,是武林高手。
“真真奇耻大辱!”
“我等还有何颜面见人?”
“你你你,你这是有辱斯文,哪有你这样的读书人?”
“白公子,你的话有些太过了。”苏先生低声道。
“文学之妙就在于此,你认为是在夸你,实际却是在骂你。我实际在骂你,可能就是在骂你!文人学习在于环境氛围,就赵国这样的氛围下,能教出什么好学生来?想要振兴文化的心是好的,但也要务实下一些。书上的东西只是文字,没有实践,只会人所唾弃。不如我给你们指一条明路,去新唐求学,学成之后再回赵国来振兴赵国文坛。”
“……”苏然眼睛一凛,“白公子是新唐来的吧?”
“我游历天下,不管从哪里来,求学的地方要选对,我关赵国文坛的情况,即便考过了科举,在这里研究文学也不会有任何提升。翰林院也根本的吸纳不来真正的人才。如果……”
李怀安话音一断,苏然皱眉追问:“如果什么?”
“如果在赵国通过科举,就能获得去新唐学习的机会,由翰林院报效所有的学费路费生活开支,这会不会比现在更有吸引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