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没有攻入梁州,反而是损兵折将。”
“听说新唐军队准备渡江入侵我赵国边界!谁都知道新唐是五国最弱,如今赵国被新唐追着打,简直是奇耻大辱!”
“是啊!奇耻大辱,真是奇耻大辱!”
“我等江湖义士,在国家为难之际不出手,要等到何时才出手呢?”
“现在朝廷招兵,我们是义不容辞。”
“对!义不容辞。”
整个茶社都热闹起来,一群江湖人士跟疯了似的大声叫喊,大有一股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态势。
李怀安小声嘀咕:“没想到一群草莽还有如此爱国之心。我新唐虽然众多文人墨客,却不及赵国人这般齐心协力。看来赵国能成为天下第二大国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做什么?难道去看加入征兵?在这些征兵队伍里从中作梗?”
“这不是我们目的。还是找一找文圣先生吧。”
“怎么找?”
李怀安想了想。
这里是晋阳城,人生地不熟。
肯定要先找些熟人。
而这里的熟人可能就只有赵国三皇子赵山河了。
这货肯定早就已经回到了晋阳。
但他的身份还不敢暴露,一时半会儿还联系不上。
要找赵国文圣,还是先从打听开始。
李怀安敲了敲桌子,店小二又屁颠屁颠地走了过来:“客官,要些什么?”
“买点儿消息。”
说着,李怀安拿出了一锭银子。
店小二眼睛一亮:“客官尽管吩咐。”
“赵国文圣何在?”
“文圣!”店小二有些吃惊,上下打量李怀安,估计是看着一身江湖装扮,说要来找文圣,很奇怪。
但也是很快回应道:“文圣先生自然是在翰林院了。”
“翰林院……”
李怀安一阵恍惚,仿佛回到了长安城。
翰林院不是新唐才有的机构吗?
赵国一直重武轻文的,没听说有过翰林院。
见李怀安茫然,店小二笑着说:“客官不知道翰林院也正常,这是朝廷去年冬天才设立的机构,用来吸纳赵国的文人才子的。听说进了翰林院就能在赵国当个文官。这不马上要开始科举了,好多文人都来晋阳保命参加科举呢。”
“噗!”
李怀安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啥玩意儿?
科举?
店小二接着说:“科举也是随着翰林院一起被朝廷设立的,三月初就要开考。是寒门子弟翻身的好机会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