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风使舵。
其中一家是卖金银首饰的刘家,另一家则是铁匠出身的吴家。
刘家是一直跟萧家不对付,因为萧家也在经营首饰,是刘家的对头,所以萧家提议什么,刘家就反对什么,从来是水火不容。
至于打铁的吴家嘛本身就反感建立商会,尤其是建立行业规则。
如果在打铁的营生中有了明确的规则,那吴家的铁器就没了溢价可能。古代铁匠打造出来的东西全凭一个手感,不可能造出两件完全一样的东西。吴家就担心跟大家制定了规则,会有人利用规则来为难吴家。
李怀安想到了法子。
与其逼迫各家成立商会,不如引诱扬州的商户不得不组成商会。
方法很简单,就是以新唐朝廷的名义采购物资,将扬州乃至整个江南的东西卖到长安去,再把长安的奇珍卖到扬州来。
形成民间和朝廷做生意的局面。
跟朝廷做买卖,你要单枪匹马一个人来谈,肯定不容易谈成,就算谈成了也拿不到一个好价钱。
只有组成商会,以商会的形式抱团跟朝廷商量,在谈判的过程中才会有足够的话语权。
让商户们都看到加入商会后的好处,自然而然就会来加入商会了的。
有了主意后,李怀安便将萧家大夫人给叫了过来,认真说道:“夫人,劳烦你即刻发出请帖,把能叫来的商户都叫过来,咱们先把商会给搞起来再说。”
“教主大人,那刘家和吴家算是扬州城三大商户之二,如果他们都不参加,商会的人数太少,反而会引来笑话。”
“放心,就算他们现在不加入,过段时间一样也会加入的。照我的吩咐去做。”
“是!”
请帖发出去了,商会成立的时间就定在三日后。
第一天,黑水湾的白莲教兄弟都纷纷回到了扬州城,正如消息中所讲,扬州的城防松懈了许多。
几十个白莲教兄弟都分散行动,赵国的去找赵国的人,楚国的去找楚国的人。
剩下江南的人一部分回到了李怀安身边,一部分人跟着独孤城说是去联系更多的成员。
李怀安关心着别的事,对白莲教的人员变动并不放在心上。
这一天,从杭州来的商业队伍抵挡扬州,第一件事就是在扬州开设钱庄。
李怀安的钱庄路子又迈出了一大步。
杭州的永安钱庄发展顺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钱庄的经营模式,民间也开始流通起了银票。
甚至在之前,扬州也有了银票的影子,大家都听说了杭州的钱庄,只是扬州还没有开设,银票只是被当做比较稀奇的物件儿,没有流通起来。
但钱庄真正开设到扬州后,结果肯定会有所不同。
而且这支户部来的经济专家团队越发有经验,操作起来也得心应手。
只一天时间就拿下了铺面,只是换了一块招牌,第二天马上开始营业。
发展速度之快,比起杭州城开业时的热闹,在扬州开业的时候就显得冷清许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