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写了一封信,大意是感谢幽州右将军徐元为她逃离新唐的帮助。
而这封信会在朝廷圣旨到来的时候恰如其分地出现在众人眼前。
朝廷会任命谁来接任幽州军权不需猜测,肯定就是右将军徐元。
等朝廷任命到达之时,却出现了右将军徐元勾结楚国的“铁证”,相信这份圣旨也会就地作废。
等待徐元的是被押解的入京,等待朝廷的审判。
如此一石二鸟,李怀安便可十分轻松地解决胡堂留下的第一和第三个问题。
但是,让李怀安最难受的还是分别。
说一句“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李怀安劝得了楚含砂,却难劝动自己的心。
为此,李怀安在幽州城内暂租了一间看似优雅的别苑,虽然比不上长安的小家院落,但已经是幽州城中最好的了。
在楚含砂离开之前,李怀安每日都跟楚公主如胶似漆,双宿双飞。
恰巧春风至,漫长冬夜在春风中吹亮了,似在这为了楚含砂送行。
晨风日醒,阳光明媚透窗而入,落在床榻相拥而眠的男女眼前,惹人心烦。
睁眼时,楚含砂只瞧了这太子一眼,眼泪便簌簌下来了。
辰时将走,这一去不知几时能回。
这几日,楚含砂总会喋喋不休地问这问题,但今日楚公主忽见太子眼中也含着泪光,心头一痛,便说道:“殿下,妾身忙完便回,断则半月,长则三月,我算过了,最多三月就能再见。”
三月?
李怀安怎不清楚?
楚含砂这一去是短则一年,长则三年呐!
李怀安什么都没说,只是将窗户关了,让房间显得昏暗些,再将公主压在了身下。
几番云雨,几度春风。
楚含砂到了今日才知道太子殿下竟是个温柔的痴情种子,往日的凶狠都是他的不愿付出真情的伪装。
不管未来有没有名分,但她成了第一个得到殿下真情的女人,也是值了。
楚含砂离开是有任务,为求掩人耳目,故没有送别。
辰时之后,李怀安一人离开了小别院。
连藏剑都跟着走了,身侧连个使唤人都没有。
李元姬等候多时,她也知道今日发生了何事,知道兄长心情不好。
但她内心里却因楚公主的离开而透着些欣喜,兄长身边没了楚公主,也就只剩下自己这个唐公主。
兄长身边没人,自己就有了机会。
“兄长不要伤心,小妹愿意守候兄长身侧,以待传唤。”
李怀安没那心情,冷冰冰地回应:“你还是在军中扎根好了,早日成为九品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