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正常来讲,这其实已经是一个胆大到足以让人为之疯狂的回报率猜测了,可事实证明,他们对挖矿的认识,还是太保守了。
191580.08吨。
将近500%的回报率。
这种级别的收益,只要能保证住将某次收获的粗矿快速提炼成能投入生产当中的有效资源的话,他们完全没必要再担心其他两边的阵营会借助空间坐标与旧大陆的资源滚雪球了,因为……届时的他们,才是滚得最离谱的那个雪球!
要知道现在的海底矿队才刚刚起步而已,作为主力挖掘手跟主力运输兼护卫的深海挖掘者与海洋深潜者分别都只来得及造了4037台跟978艘,同时能参与到矿队当中的矿工也仅仅训练出了一万六千人不到,而这就已经达到了一天19.16万吨的恐怖数量了,要是再发展下去的话,连辛莱莱都不敢想到时候每天产出的资源会有多恐怖。
当然,说归说,真要实操起来的话,这个资源产出肯定还是会有一个瓶颈的,毕竟一片区域的辉石矿脉资源就那么多,等到他们将近海区的辉石矿脉全扫荡干净后,想要再挖掘辉石矿脉,就只能深入到深海区域,届时无论是随距离增加的燃炼成本还是海洋深度增加导致的水压上升,都会对辉石矿脉的挖掘收益带来极其明显的影响,可即便如此,也足够他们滚出一个极其恐怖的资源优势出来了。
“问题在于该如何顶住白魔跟兰迪那边的攻势吗……”
辛莱莱思考着,眉梢微皱。
如果选择将重心倾斜在滚资源优势上的话,就意味着他们能投入在正面战力上的生产力将会减少很多,这种情况下,一个把控不好,很可能就会出现正面战线崩盘,被对方全面冲家的情况下。
要是演变成那样的话,那么将重心倾斜在资源优势上就纯粹是一步烂棋了,相当于搁那刷了半天的经济,结果还没来得及把经济转化成装备优势就给人一波平推了。
可偏偏以目前的局势,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还不是一般的大,毕竟他们这边的威胁可是摆在明面上的,可以说一旦进入到第三阶段的争夺战当中,他们这边必然会成为被其他两个阵营集火的那个,属于只要他们敢在正面战场上表现一点明显的颓势,都会立刻演变成被两方联手平推的那种。
必须找一个对生产力占用不大,并且还能有效提高己方正面战线强度的方式才行……
礁石上,辛莱莱迎着扑面而来的海风,垂眸思索着,最后……
嗡——!!
响亮的嗡鸣声辛莱莱的耳畔炸响,那是战舰靠岸时的鸣笛声。
而辛莱莱听着这由成百上千道鸣笛声编织而成的嗡鸣,则是忽地抬起头,看向眼前的一艘艘暗银色战舰,注视了一会儿后,脸上露出一抹微笑之色。
他好像……找到解决生产力不足情况下正面战线强度问题的方法。
归根结底,眼下的问题,无非就是他们得为了滚资源雪球,导致没有足够的生产力去投入到机械军团上面而已,换句话说,就是没法在数量上让己方的战力取得优势。
这样的话,他们完全可以换个思路。
——既然数量上没法上去,那么…就从质量入手好了。
就如同虫族跟亡灵能诞生出精英级乃至英雄级单位一样,机械军团中虽然不存在所谓的英雄级机械单位的说法,但王牌驾驶员这种东西,可是从机械军团还没发家的时候就开始有的了。
远程vr遥控+顶尖的操纵员,把这两个东西结合一下,哪怕是一支只有千人规模的王牌部队,他都有把握让其打出上万英雄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