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江湖二十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章 宫变风波 (2/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nbsp; 舆论声中,也有不少声援冯将军的,言说丁巳年间,清廷复辟,有违前言,所以这份优待条例早就应该废除了。

    可清室这边也有说法,言称优待条例中的四百万两白银,后改为四百万银元,实际上每年都不够数,要论毁约,也是国府毁约在先,违背国信,怪不到宗室头上。

    双方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

    平心而论,冯将军这事儿办得的确有欠妥当,多少有些顾头不顾腚的嫌疑。

    倒不是说他不该把皇帝赶出紫禁城,而是他千不该、万不该,竟然把皇帝撵出去以后就不管了。

    大清逊帝,那可不是平民百姓。

    光是他的头衔,就足以令心怀叵测之辈拿来大做文章。

    冯将军把逊帝驱逐出宫,不说将其软禁起来,至少也该派人严密监控,禁止其与外界沟通才对。

    可实际上,冯军就是把皇帝晾在那不管了。

    他不把皇帝当回事儿,自有旁人趁虚而入。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逊帝离开皇宫,转而去了王府,那些遗老遗少和八旗贵胄往来不断,原先见不着的,现在也能见着了。

    及至此时,冯军才如梦初醒,再想派兵管控,但却为时已晚。

    小东洋已经跟大清逊帝勾搭上了。

    冯将军难辞其咎,似乎还沉浸在自己那“惊天壮举”的欣慰之中。

    这些天下大事,原本轮不到江家操心,但渐渐地,江家却又不得不时刻关注起来。

    因为自从皇宫事变以后,奉天城的遗老遗少便开始与日俱增,暗地里拉帮结伙,蠢蠢欲动,图谋不轨。

    毕竟,在那些清廷宗室看来,紫禁城虽然丢了,但大清国还有盛京这座“陪都”呢——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没过多久,那些遗老遗少就在奉天秘密成立了“满洲旗人自治会”。

    这种情况在以前从未发生过。

    虽然清廷将关外视作龙兴之地,但关外的许多旗人,却根本不吃这套,反而隐隐对清廷心怀怨恨。

    想当年,满清入关,有族人跟着大享荣华富贵,也有族人被迫留守故地。

    留下的旗人可就惨了,好事没摊上,坏事全不落,不仅不能入关享福,而且还得没苦硬吃,为祖宗保持战力,同时为了保护大清龙脉,还不能开荒垦地,长此以往,多有怨言,以至于辛亥那年,有不少关外旗人都加入了倒清队伍。

    直到后来,随着清廷覆灭,才渐渐有宗室贵族回到东北,移居旅大避难。

    如今,逊帝被逐出宫,越来越多的宗室弟子涌入关外,奉天便突然成了遗老遗少意图复国的根据地。

    有趣的是,八旗子弟未必就是遗老遗少,而遗老遗少也未必就是清室宗亲。

    事实上,逊帝驾前最受重用的两位遗老,恰恰就是汉人。

    当然,秘密潜入奉天的,也不只是那些前清重臣,还有不少漠北王公。

    世人皆知《清室优待条例》,其实漠北王公也有一份待遇条例,眼下清室条例被废,漠北王公自然心生猜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