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家长里短,暂且不提,单说江家第二件大事。
这件事关于时局,新历九月初,皖系独苗卢大帅突然受到苏、闽两省南北夹击,江浙战争随即爆发。
皖系浙省地处直军包围,兵败如山倒,不到一个月,威震江左的卢大帅便已丧权失地,只好灰头土脸地跑到沪上租界,通电下野,吴秀才武力统一的愿景,似乎即将达成。
然而,奉皖粤三家同盟,虽说天各一方,却也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又岂能坐视不管?
于是,就在当月,张大帅立刻集结东三省共计十七万兵力,兵分五路,再度挥师入关,剑指京畿,意图逐鹿中原。
吴秀才不遑多让,火速调集北国六省共计二十万兵力,列阵山海关至热河沿线,拥兵据守,巩固京师。
上一次,直奉交战,奉军大败亏输,直军问鼎天下。
这一次,吴秀才虽然听说过“整军经武”,但还是想当然地认为,奉军仍是一群乌合之众,只需谈笑间,便可歼灭关东马匪。
结果双方刚开始交火,直军就立刻感到情况不妙。
奉军的变化,从最初的炮火试探,便已显露端倪。
最明显的就是炮火射程,奉军的炮弹打得到直军阵地,可直军的炮弹却够不着奉军前线。
一寸长,一寸强,这便已经拉开了差距。
而且,奉军也不再像第一次开战那般,只凭顽勇,毫无章法,如今竟也懂得海陆空立体作战了。
另一方面,张大帅任人唯能,也不再倚仗原先那帮老哥们儿,转而开始重用新人作战。
奉军五虎将,除了张效坤以外,其余四人不说精通兵法,起码也比那些胡匪军官强过十万八千里,就算张效坤不懂用兵之道,他手底下那帮白俄军官却也身经百战,都是见过大场面的老将了,自然不可轻视。
在远东各家军阀之中,奉系将领最推崇“唯武器论”,不仅在奉天开办本土军工,而且还在海参崴多次秘密进口武器装备。
细看奉军各路兵马,将士们肩上扛的是东洋步枪、骡马拉的是意大利炮、天上飞的是法国飞机、地上跑的是装甲战车,各部团级军官皆为军校毕业,其中甚至还隐藏着不少东洋军官充作参谋。
相比之下,直军却显得困难重重。
这困难不止来自于奉军,更多的却是来自于直军内部。
第一次直奉战争过后,张大帅封关自治,整军经武,休养生息;吴秀才可没闲着,始终都在忙于武力统一,所属部队兜兜转转,几乎打遍了大半个远东,众将士连年作战,兵困马乏不说,还因为京师财政吃紧,导致部队屡屡欠饷,战斗意志极其萎靡。
更要命的是,吴秀才击败奉张以后,为人自视甚高,处世专横跋扈,直军内部将领,只要不是他的嫡系,全都免不了遭受打压。
人心离散,此消彼长。
就算直军再怎么能打,也敌不过眼前的内忧外患。
双方列阵山海关,因吴秀才亲自督阵,方才稳住局面,可打着打着,奉军凭借地利优势,后方东三省兵工厂产能全开,枪支弹药、粮草补给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直军终于有些招架不住,并渐渐显出颓势。
然而,直军就是直军。
北洋正统,不是吹出来的,吴秀才的部队尽管显出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