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秋天,江家共有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关于江雅,姑娘念中学了,奉天省立女子中学。
按奉天的学制来说,小学升初中,学生通常年满十二周岁,但江雅出身富户,家里有钱又有闲,便提早一年入了学。
如今,姑娘虚度十二,通过了升学考试,进入中学就读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
江承业虽然只比姐姐小了几个月,可其间差着年份,升学的计划便因此推迟了一年。
这件事原本并不算什么,但对江家而言,却显得意义非凡。
家里上上下下,除了江雅以外,就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念过这么多年书的人了。
中学往上,便是大学;那中学毕业以后,怎么也该算是半个知识分子了吧?
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江连横也不例外,最近几天出门溜达,逢人便吹:“瞅我那姑娘,就快赶上她爹了,到底是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呐!”
当然,不只是江连横和胡小妍乐呵,家里的其他长辈,也都把升学这件事看作是了不起的成就。
东南西北、许如清、薛应清、赵国砚、花姐……大伙儿见了江雅,张嘴尽是溢美之词。
除了江、胡二人以外,对姑娘升学这件事最感到欣慰的,莫过于日夜陪伴其左右的“书童”张正东了。
头开学一个月前,张正东就给侄女置办了新书包、文具盒、笔记本,还特地去了趟洋行,花几块钱买了一支西洋钢笔,送给侄女当做升学礼物。
江雅自然高兴坏了,忙把书包背上,捧着书本,拿着钢笔,在东叔面前晃悠一圈儿,笑盈盈地问:“怎么样?”
张正东寡言少语,只搓了搓手,点头笑道:“挺好,挺好。”
相比之下,二叔南风就显得啰嗦多了。
王正南心思敏锐,夸了几句过后,便开始语重心长地说:“大侄女,咱以后也算半个文化人了,还得继续努力。你二叔我没上过学,也不知道学校里都教什么,但有一点,洋文可千万别落下,现在是洋人的天下,会说洋文的老吃香了。这么跟你说吧,你二叔我要是会洋文,早就不是现在这样了。总之你信我的,准没有错儿。”
江雅不耐烦,皱着眉头说:“哎呀,就你唠叨!四姨妈不是一直教我俄语和法语么,我还能忘了啊?”
“嗐,艺多不压身,英语也得学呀!另外,你生在奉天,东洋话也得会说两句,总没坏处的!”
“我会说东洋话!”
“是么?”
“八嘎!”
“嘿,你这丫头,张嘴就骂你二叔啊?”王正南哭笑不得,论耍嘴皮子,他还真不是大侄女的对手。
李正西倒是实在,就怕侄女因为岁数小,去了中学挨人欺负,当下便给她壮胆说:“大侄女,上了学咱可别怂,要是有人欺负你,你告诉三叔,我来帮你解决!”
江雅眨了眨眼,却道:“三叔,我去念的是女子中学!咋的,你还要打女生啊?”
“呃……这个这个……”李正西一时尴尬,忙开口说,“那我让你三婶儿去帮你挠她们!”
江雅撇撇嘴,一副不领情的模样,小声嘀咕道:“我三婶儿还怀着孕呢,你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