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江老板,您是不知道啊,皇上被赶出宫那天,四九城里可太热闹了……”
姚老二的艺名叫“崩山响”,河北乐亭人,唱大鼓书的,常年游走于京津地界儿,最近“出关”来到奉天,想要在小河沿附近平地抠饼,混口饭吃,按照江湖规矩,自然要拜李三爷的码头,以求未来几天,在周围茶社卖艺的时候,能有个安稳倚仗。
京师宫变那天,崩山响恰好就在四九城撂地。
李正西听说他见多识广,肚子里有不少坊间传闻,于是便将其引介给了江连横。
崩山响是外地艺人,明八门出身,只知道奉天有个李三爷,却不知江连横是个什么人物,稀里糊涂地跟着走,直到纵横保险公司总号时,才发现对方是个大老板,当即便有些惶惑。
进屋落座,见江连横还挺客气,只想打听些宫变传闻,心里才算踏实下来。
崩山响说:“那天,四九城的电话全断,民间连电报都发不出去,冯将军派人去了紫禁城,跨马持枪,暴喝一声:来呀,把那皇帝小儿给我叫出来!”
江连横一听,急忙打断道:“等下,姚先生,你有话好好说,别搁我这‘使活儿’呀!”
“哎哟,对不住,对不住!”崩山响挠挠头说,“常在江湖混饭吃,习惯了。”
江连横笑了笑:“接着往下说。”
“反正冯将军派人去了紫禁城以后,要求皇帝三小时内搬出皇宫。好家伙,一听这话,淑妃立马疯了,整个人披头散发冲出去,趴在汽车上就不让走,说是宁死也不肯搬出皇宫。”
“最后还是搬了。”
“没办法呀!冯将军的人说了,他们要是不搬,就立刻下令炮轰紫禁城,大炮不长眼,谁不害怕呀!”
江连横点点头,随即给崩山响递了支烟。
最近这几天,他没少跟京津一带的江湖艺人打听消息,但每个人的说法都有所不同。
有人说淑妃发疯拦车,有人说太妃自缢殉清,还有人说皇后断指血书,誓要以身据守宫门……
这些走南闯北的江湖艺人,仿佛什么都知道,可所有事情从他们嘴里说出来,却总带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往往是越传越离谱。
道听途说的消息,如何沥干水分、去伪存真,那就得靠听者的眼界见识了。
但无论哪种说法,最终的结果都是殊途同归——大清逊帝被逐出宫,紫禁城里的小朝廷覆灭了。
一时间,舆论哗然。
冯将军的所作所为,立刻遭受到各方各界的猛烈抨击。
那些遗老遗少自不必说,张大帅和段启瑞也借此噱头,频频向冯军发难,甚至就连某些所谓的文化名流,也在胡博士的带头下,纷纷撰文谴责冯军。
同时,各家报纸也常有文章呼吁恢复《清室优待条例》。
其中呼声最高的,莫过于《顺天时报》和《盛京时报》,谈及皇城事变,多用“逼宫”、“绑票”、“违背国信”、“恃强凌弱”等等字眼儿,总之都是在极力偏袒清廷宗室。
仔细查明过后,原来这两家报纸的出资人,都是小东洋。
当然,不只是小东洋,西方各国同样也在密切关注事态动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