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跟我装糊涂!”蒋二爷忙说,“陈国进是韩总办的亲信,他丢了寿礼,虽然求的是我,但这件玉雕却是你帮忙找回来的,我哪好意思贪天功为己有呀,这么大的人情,我要是不把江老板带上,那我蒋二还算是个人么?”
别说,这位蒋二爷还挺讲究。
他知道江家不缺钱财,之所以帮他的忙,为的就是多交几个朋友。
如今寿礼追回,他也不好意思把江家一脚踹开,独自去赚人情,何况江家在奉天,本来就是江湖会党的魁首。
江连横听了,明明得偿所愿,却还是假意推脱了几句。
蒋二爷哪肯罢休,好说歹说,最后到底还是拽着江连横前去赴约了。
…………
大西关,德义楼。
正是晌午光景,最近奉天来宾颇多,连带着省城各家酒馆生意兴旺,德义楼更是格外红火。
店内到处都是纷繁嘈杂的吆喝声,堂倌忙得不可开交,但却仍然免不了有照顾不周的地方,这时候就开始看碟下菜了。
“红烧鱼来喽!”
堂倌推开房门,走进雅间儿,将各式菜色码好,擦了擦手,旋即笑道:“陈先生,江老板,蒋二爷,叶先生,您四位的菜齐了,慢慢喝,慢慢聊,有啥事儿,您随时喊我一声。”
说罢,便小心翼翼地关上房门,蹑足退了出去。
雅间内顿时复归平静。
陈国进四十多岁,一张水滴型的大圆脸,脑袋尖尖的,虽然穿着西装,但却依然盖不住那一身流里流气的派头。
此人好说大话,爱听奉承,凡事在他嘴里,都能吹着唠出来。
不过,他为人倒是相当豪爽,有江湖气。
听说江连横帮忙找回了寿礼,老小子为了表示感谢,当场就给江家保了一单生意,说是这个季度,兵工厂有一大批钢渣废料,他能动用关系,从中倒腾出十几大车,全都按照市场最低价格让给江家。
兵工厂的废料都是好东西,不愁买家,转手就能卖出个好价钱。
江连横听了,立马眉开眼笑,并当即表态称:和气生财,见者有份!
陈国进那份儿自不必说;蒋二爷穿针引线,当然也少不了孝敬;问题在于,座上还有另一位客人。
此人名叫叶景添,年岁三十往上,宽方脸,高鼻梁,天庭饱满,准头丰润,说起话来南腔北调,听不出究竟是何方人士。
这位是陈国进在津门结交的朋友,赶上张大帅办寿,所以才跟了过来,打算在奉天好好玩些日子。
他自称是闽省人,但却毫无南国腔调。
问他原因,他只说是半生飘零,走南闯北惯了,早已忘却乡音,令人难免心生怀疑。
不过,陈国进却对他格外信任,说他曾在闽省出过海、沪上包过船、去过东洋、下过南洋,现在是津门洋行的大买办。
好家伙,不够他忙的了!
江连横将信将疑,倒也并未追问,只是话赶话说到这了,便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
叶景添连忙摆手,呵呵笑道:“江老板,你不用顾及我,我只是来奉天随便玩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