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民领主:我大唐天下无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6章 行省制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陛下,今开科取士,得进士三百人。”

    清晨,早朝,孔颖达从队列中站出来,现在他属于礼部官员,科举也被放在礼部之下。

    孔颖达也是知道,自己是唐国境内儒学的一道门面,不过他也不在意,毕竟好处已经给到了,何必杞人忧天。

    李煜点点头,“将此科进士填补到所缺之地,经历炼,方可到中央任职。”

    李煜吸取历史上的教训,凡中央高级官吏,必然要有主政一方的经验,士子不准在户籍地为官,皆要调到他处。

    这也是防止,中央官吏无治民经验,空口白牙,影响国家发展。

    不准在原籍为官,也是为了防止其与地方豪强勾结,威胁中央。

    听闻李煜之言,崔季舒上前,将此事应了下来,毕竟他是吏部尚书,官员任职、升迁、贬黜,都由他来负责。

    既然已经有着这么多候补官员,自然原有的地方体系,也适当地应该变一变了。

    李煜原本的治理体系,当时仅有冀州和幽州两州,自然统治起来不麻烦,朝廷完全能治理,但是现在已经拓展了几州之地。

    原有的地方体系,就已经不合时宜了。

    在李煜征求众位大臣意见之后,决定采取行省制,采取省州县三级制度,至于地方便由当地豪强代管。

    皇权不下乡,是帝制时代难以触及的。

    毕竟这个时代的治安并不好,占山为王的土匪、杀人如麻的逃亡者、亦民亦匪的流民,还有争夺水源、土地等。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而形成的家族,却是维护他们自己关键的力量。

    这种行为,在国家的眼中,却成了威胁统治的地方反对力量。

    这也是李煜将来要消除的威胁,虽然地方宗族势力的存在,可以起到维护秩序的目的,但是一旦国法和家规碰在一起,他们往往先家后国。

    “陛下,当务之急,应当是建立地方官吏体系,准许他们清查田亩,将无人认领或者是荒地收归国家掌控,再分给无地或者是少地之民。

    士农工商四民平等,准许地方豪强经商,对地方豪强经商予以优待,将他们的土地置换到国家手中,减少地方人的矛盾。

    新定之朝鲜,其民风俗与我相类似,但是仍有不少问题。

    以臣的观点,需要派一名干吏,纠正朝鲜之风,再将其纳入大唐之中。

    特事需特办。”

    高熲开口,便对李煜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直言道。

    “是啊,臣也意味朝鲜现在不适合纳入行省之中,先教化其民,再将其纳入。

    但是开科取士倒是可以为其敞开,更有立于教化。”

    房玄龄也从传来的奏折中,大概了解了朝鲜的情况,北方和南方虽处于统一民族,但是分裂时间太长,民俗、文化都有了些许区别。

    “臣倒是以为此刻便是一个良机,一个将两者分开的良机。

    南北朝鲜底层百姓倒是没有太大隔阂,主要是从源世界来的领主之间隔阂不小,至于上层,都是利益为主,今日无力有隔阂,明日便能有利无隔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