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地方的军权,能者上,庸者下。
但还要掌控好分寸,不然很容易引起像是晋朝那样的八王之乱。
每个王爵,既有中央的政权,又有地方的军权,国家还没有制衡诸王的手段,很容易给自己埋一个大雷。
至于选官制度,李煜倒是没想好,不过却有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就是科举制。
李煜领地内现在的状况,哪怕是把科举开放,这些高门大姓子弟,也多能榜上有名,这一点李煜也更改不了。
科举制从隋炀帝设置进士科开始正式实行,经过唐朝,才逐渐向平民家族开放。
唐王朝中期的牛李党争,就是其中的缩影,牛党多是科举入士,而李党则是门荫入仕,牛党支持藩镇势力,主张科举,李党反对藩镇割据,要求国家统一,反对科举。
也很难说哪一面好。
科举制的先进性,就在于他打开了一个上升的口子,无论在痛苦,希望就在那里。
后宫制度,李煜则打算照搬清朝的后宫制度,给每一个妃子,一个名分,比较出尊贵卑贱。有利于后宫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