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羽。
告诉了他一个极其不好的消息。
“六十万?”李羽也是被吓了一跳:“他这是把自己地盘上的人,全带来了?”
“可能…是吧!”李贵担忧道。
对方搞来这么多人,几乎比台州一城的人都多。
“此事不急!”李羽才不信刘休仁真敢这么做。
冷兵器时代,打仗是其次的。
吹牛逼才是主旋律。
动不动就一百几十万的,实则三十万人撑死了。
“陆河县的工事建造得怎么样?”
“连弩车造了多少台?”
李贵如实交代:“回,羽哥,连弩车如今还不到四十台。”
“重型连弩车13台,轻型25台。”
李羽撇撇嘴,感觉造得有点慢,起身道:
“走,我们去工造坊看看。”
当下的木匠工艺,还是十分传统。
一台负责造一台。
效率不但奇慢,而且,一旦有一处坏损,还很难检查出来。
李羽找来负责人,告诉了他们一个方法:
“流水作业法。”
“你们只需要,大批量地雇人。”
“教导他们学会做一个零件就行。”
“最后,由你们这些大师傅进行组装。”
“如此效率能够提升,也能给难民们一个饭碗。”
木匠们虽然不太理解李羽的话。
但,还是严格地执行了命令。
很快,他们就招到了一批有经验的难民。
按照李羽的交代,按照零件的分工,开始制造。
三天后,就组装出了二十台连弩车。
效率比他们之前,整整提升了五倍。
这样下来,只需要半个月。
李羽就可以将陆河县外的工事,打造成铁板一块。
挡下刘休仁的几十万大军不成问题。
“大人,有您的信!”元香趁着李羽研究地图时,将一封密信交给了对方。
李羽打开信封,不由一喜,信是伊轰写的。
内容则是郴州城内,最近的一些兵马调度。
其中,提到过这次刘休仁的主要目的,是揭阳城的金巾军。
台州当年不过是个噱头,组织的人马大多都是吓唬人的农民。
目的是不希望,李羽趁着两城交战时,渔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