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大秦,开局单挑文武百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七十五章 国家实力排行榜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话分两头。

    那边诸国使臣还沉浸在,仙都的繁华之时。

    秦言却在悠闲的吃着晚膳,面前还摆放着一摞书籍,正是百晓生编撰的各种排行榜。

    秦言一边喝着粥,一边拿出国家排行榜翻看。

    九州大陆一共有七个国家,分别是鲁、燕、秦、吴、蜀、赵、越。

    自打秦言带领秦国,一路高歌猛进,曾经的国家排行榜,如今已经彻底大洗牌。

    原来的秦国只是排行第三的国家,现在能稳居首位,无人可以撼动。

    这份国家排行榜编撰书籍,一共一百页,光是写秦国的内容就有六十多页,其他六国才只占三十几页。

    在秦言看来,这份国家排行榜,倒像是国家评估报表。

    其中记录内容涵盖,国内每个州、府、郡、县人口总数,城池的数量,兵马战斗力,教育,国家经营状况,经济等等。

    就拿别国的名胜古迹来说,一座七层楼宇,在其他国家可以算是国家标志建筑。

    可是在秦国,七层楼宇随处可见,每个州府主城,都有不下十几座。

    据百晓生调查评估,秦国的总资产累积,是其他六国的总和还要多数倍。

    就哪怕位居第二的鲁国,与秦国的财力相比,也是断层似的存在。

    就用数字来比较,鲁国是一百,燕国是八十,以此类推,而秦国的总评分高达一万多,这么夸张的经济,是其他六国高不可逾越的鸿沟。

    百晓生纪实调查,说明给出评价的理由。

    秦国在教育方面大力砸钱,每个州府乡镇都开设,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还有四大学院,教学涵盖医、官、工、商四大类。

    和其他国家不太一样,秦国有教无类,只要是秦人孩子到了八岁,就要强制上学,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

    这就导致秦国的文化水平,稳稳地超过了鲁国的架势。

    再说国家企业商行,遍布九州大陆,七国每个小乡镇都有商行的存在,包括不限于钱庄,店铺,商场,完全做到日进斗金。

    百晓生明确写明,秦国打算在三年之内,增加100个国库,用来装取之不尽的金银细软。

    国库增加100个,这是什么概念?

    其他国家就一个,还经常国库空虚,国家没钱,反观秦国,国库不够用,再建一百个最高规格的国库。

    不管谁看了都得崩溃。

    六十多页关于秦国的报告看完,再看其他国家的报告,顿时有种发达国家,和穷乡僻壤的对比。

    就拿位居第二的鲁国来说,靠海以及文化产业发达,文人很多,鬼主意多,这也才勉强让鲁国稳居第二,但不管是经济还是国力,跟秦国都没法比。

    位居第三位的吴国,因为商行的大力发展,带动吴国经济稳定,尽管打仗消耗了不少财力,但依旧家底雄厚。

    特殊说明,家底雄厚指的是排除秦国,和其他国家对比。

    而位居第四位的燕国,如今外忧内患不止,国力与之前相比一落千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