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38:除夕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5章 大汉奸季新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sp; 听着这些话,谷雨恨不得当场将手中的茶杯砸过去。

    当年,孙先生逝世之后,汪精卫在国党“一大”之后支持“三大政策”,因为其为人谦卑圆滑,长袖善舞左右逢源,被推举为广东国民政府的主席。

    可是,1926年常凯申利用“中山舰事件”反对某党,直接无视汪的政府主席和绝味主席身份,让其极其的难堪。

    随后,汪精卫以就医为名,秘密离开广州。

    对此,他还自嘲为“责己不责人,所以引咎辞职。”

    从根本上来讲,这是软弱无能的表现。

    这性格,从后来的多次表现,也可以看出来。

    1927年,中共发动广州起义,汪精卫遭到国党各派职责,汪精卫更是宣布隐退,悄然出国。

    再后,其曾经压张学良兵近热和,张学良根本不听其命令。

    于是两人矛盾加剧,汪精卫仍然是以病假为理由,离开中国。

    此类事件,多不胜数。

    总得说来,他根本就是一个软弱无能之辈。

    当年,汪精卫履新常凯申的行政院长之日,上海爆发“一二八”事变。

    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十九路军更是奋起抵抗。

    然而,一开始汪精卫就被恐日情绪所包围,直接被日本鬼子的淫威吓得战战兢兢。

    甚至认为,须知数十年来,中国军事积极,在物质上着着落后,固不待言,即组织上幼稚不完善。

    那一年,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也有他汪精卫的一份。

    再后来,何梅协定、秦土协定,将华北主动拱手让给日本侵略者,就是他批准的。

    远的不说,就说说近两年。

    七七事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汪精卫时时刻刻就只有一个主张,那就是言和。

    1938年,连续三次响应日本首相近卫文的艳电,根本之抗战于不顾,醉心主和。

    而现在,更是和日本公然谈了起来买卖。

    其大汉奸、卖国贼身份无疑。

    如果不是有所顾忌,谷雨恨不得当场将其击杀。

    强行压下心中的愤慨,听着汪精卫又接着讲了下去。

    汪精卫言,为什么他会认为上海市最好的选择。

    上海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暗杀横行之地,正是因为此他才要毅然决然的选择上海。

    只有如此,方能让中国国民了解到他献身爱国运动的诚意。

    就算上海如今也沦陷于日本之手,可是世人皆知,英美的公共租界很大,市政也是外国人来掌管,裁判权也是外国人的手上。

    因此比起广东和香港来,中国人还是有相当的自由行动的余地。

    听听,这特么说得是人话吗?

    谷雨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