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袭199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0章 有些人就是见不得自己国家好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手笔。

    要知道,他们这些人本身的工资已经很高了,哪怕最低的保洁阿姨都有几百块的工资,更别提那些在一线的工人。

    由于他们的工资组成部分还包括了计件收入,因此,这些钱,要比外面普通的打工人多很多。

    即使是在相对发达的鹏城,他们的工资也远远超过了其他外企工人的平均标准。

    与他们家乡的工资水平相比,更是高得离谱。

    有了陈东的这一系列操作,所有的人心气儿一下子都变得极为高涨。

    他们觉得自己身为龙腾汽车的一员,特别自豪,特别骄傲。

    新车下线仪式圆满完成,所有人都重新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之中。

    与此同时,龙腾汽车第一辆新车下线的新闻登上了各地的报纸。

    《鹏城晚报》:龙腾汽车第一辆车下线!

    《中国商报》:一辆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并生产的汽车诞生了,预示着我国汽车产业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消费者报》:龙腾汽车——记我国又一家自主生产汽车的厂家。

    这些报道,迅速引发了一大波风潮,无数人都在关注,讨论。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讨论龙腾汽车。

    各个行业的人们也都把目光对准了龙腾汽车。

    他们实在没有想到,龙腾汽车竟然能够实现很高的国产化率,达到了55%。

    而据说,他们还将进一步发展相关配套企业,以进一步提高国产化率,最终达到100%的国产化。

    龙腾汽车的这套本事,可是让行业内了解情况的人无不咋舌。

    “不会是骗人的吗?他们真有那么厉害?”有懂行的人提出疑问来。

    “应该不会吧,上了报纸了。”

    “啊,真想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报道对龙腾汽车的做法表示了一定的担忧。

    当然,这些报道不是一上来就直接提出反对意见,而是以商榷的口吻提出。

    担心国内厂家生产的各种配套部件的安全性、舒适性、美观性,以及是否符合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否能和汽车这种高科技产品的属性相适应。

    随着这种质疑声越来越大,社会上竟然出现了一股反对龙腾汽车的声浪。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报》的观点,文中甚至以一种扣帽子的方式,对龙腾汽车展开了攻击。

    而它如此质疑的证据,则是:我们提高生产科技水平固然没有错,但是像龙腾汽车这样,竟然拥有如此高的国产化率,是否可信?

    毕竟,国内的汽车生产企业,很多都没法进行生产线作业,可是龙腾汽车这样一个新建的厂子,竟然就能引进生产线,而且还能实现很大一部分零部件的国产化。

    这与我国的生产能力、生产环境严重不符。

    即使是最先引进的大众汽车生产线的明珠的厂子,也只能达到20%的国产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