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袭199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5章 疑虑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行了,你也用不着拍我马屁,我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陈东笑骂了一句,想了想,还是给两人交了个底,免得在交涉的过程中,得罪了对方就不好了。

    “原来是这样......”

    按年纪算,1942年出生的林本间,现如今52岁。

    这个年纪,就已经排除了不少可利用的选项。

    几人听完后恍然大悟。

    怪不得连陈东也觉得难搞。

    一开始马国良听到林本间总经理的职务,还以为他在商业上有什么过人的天赋,让人没想到的是,林本间居然是一名科学家。

    如果按照老一套办法,还真不一定能打动这样的人。

    在另一个世界,林本间被人称为“浸润式微影之父”,特别是在科学的岗位上,尽心尽责,四五年如一日。

    在金钱,女人方面,并没表现出男人该有的欲望。

    否则以他的成就和地位,拿到台积电的股权奖励,应该说易如反掌。

    可在台积电的股权结构中,并没有林本间这个名字出现。

    不为金钱,不为女人,那就剩下一个名利二字。

    或许应该从这方面下手,给他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以及充足的研发资金,出了成绩,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给足他表面上的东西。

    至于专利技术,真正实惠的东西,说小了属于公司,说大了属于国家。

    西方世界以后想要在芯片上卡华夏的脖子,只能是幻想。

    马国良是知道陈东,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半导体产业,只是一直以来的进展并不大。

    尤其是一些先进点的仪器设备,受限于巴统条约的受限名单中,不会将高科技产品卖给华夏。

    不过让马国良想不明白的是,陈东这么处心积虑地帮助华夏是为了什么。

    难道传言,陈东是华夏某个高层子弟,又或者干脆就代表华夏官方,而他表面是商人,真实身份是官方在外面的代表?

    马国良会这么想,是有根据的。

    远的不说,半年前在迪拜拍下的石油井,最后的受益人并非陈东本人,而是以一个相对低廉的价格卖给华夏。

    商人是什么?

    在商言商,商人就是一群追逐利益的特定人群。

    很明显,陈东并非一名合格的商人。

    再者,陈东费尽心思,马国良自己也出了大力,从岛国弄回来的汽车制造技术,陈东第一个想到的合作对象,依旧是华夏。

    一瞬的工夫,马国良想了很多。

    “马经理,你还有什么问题?”

    陈东看见马国良欲言又止的模样,开口询问。

    在他看来,这里都是自己人,只要不涉及自己的核心机密,没什么不能说的。

    出于对陈东好的前提,马国良想了想,问:“老板,有件事我不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