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袭199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9章 傲慢与偏见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业的创造者,一定要具备不受外界干扰的傻子劲。

    这也许就是老郭能成功的秘密。

    作为宝岛省的首富,他见过太多与他相反的例子。

    因为外在的环境,容易让人的价值观产生混淆,无法分辨是非。

    但制造业是工业的根本,是基础,在制造业里扎根,必须耐得住寂寞,抵挡得住寂寞,所以他也并不后悔当时的决定。

    不过现在!他是真没钱......

    老郭是多么希望天上能掉下馅饼,解决自己目前的财政危机,好让他能大展拳脚。

    ......

    就在这时。

    一名公司员工敲着门,用闽南腔朝里面喊道:“老板,外面有人找。”

    “什么人找我?”老郭抬头询问。

    “好像是大陆来的。”

    “大陆?我不认识什么大陆人,你让他们走吧。”

    老郭正为钱的事烦恼,说话的语气都带着烦躁。

    前几天,他接到一个自称是老郭家的亲戚,说他爷爷跟自己爷爷是什么亲戚关系,还说,老郭家能到宝岛省发财,还是靠家里这些亲戚出资。

    现在家里要祭拜祖先,并想给祖先的牌位修缮一下,就想到了他的头上。

    简而言之,就是伸手要钱的意思。

    说实话,他对那些所谓的亲朋好友,并没有太多的认同感。

    老郭出生在宝岛省,并在宝岛省长大,家里的长辈来宝岛省没两年就去世了。

    就连他的父亲都很少提及大陆的事,再加上,宝岛省对华夏的诋毁,以及对宝岛省人的洗脑,就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他们这些人眼里的华夏,就一个穷字。

    哪怕放到二十年后,还有不少宝岛人认为,在大陆很多人都吃不起茶叶蛋。

    甚至连肉都吃不起。

    老郭同样有这样的想法,但和其他宝岛人不同。

    或许出于资本家的本性,他首先就想到了廉价。

    宝岛省此时的用工成本,一个月在2500台币,而大陆才多少?他从信息渠道中得知,华夏此时工人的工资还在一两百元一个月的水平。

    这是个什么概念?

    假如老郭现在工厂的员工达到了1000人,同等工资水平,如果到华夏去建厂,这些钱,足够给一万人发工资。

    十倍的差距——

    在资本家眼里,看到的全是自己的利润。

    不仅如此!

    有了廉价的劳动力,在企业竞争上无疑能占据绝对的优势,这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这样的想法不断在他脑海里涌现。

    只可惜,现在手里没钱。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